[实用新型]带四头螺距螺旋导向筋的落砂滚筒筒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47458.8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638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陆建华;金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钜苓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29/02 | 分类号: | B22D29/02 |
代理公司: | 常州知融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302 | 代理人: | 路接洲 |
地址: | 21311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四头 螺距 螺旋 导向 滚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落砂滚筒,尤其是一种带四头螺距螺旋导向筋的落砂滚筒筒体。
背景技术
落砂滚筒是铸造自动化连续生产过程中将浇注完的铸型中的铸件和型砂进行分离的设备,常见的砂处理系统中配套的落砂滚筒筒体内部结构比较简单,在滚筒体内部前端进料口有一个带漏砂孔的锥形的内胆,内胆与滚筒体内壁夹层焊接有连续的输送螺旋片,铸型进入筒体后,滚筒在旋转时铸件表面的部分砂通过内胆上的漏砂孔进入输送螺旋内,通过输送螺旋向后推进,铸件通过锥形的内胆滑入后级筒体内,铸件在筒体内通过不断的反滚,铸件和铸件相互碰撞挤压,来脱掉粘结在铸件表面和内腔的砂芯,在输送螺旋的推进下滑出滚筒。
其缺点是:筒体旋转时,铸件和砂完全依靠焊接在筒体前端内壁上的输送螺旋向后推进,筒体中部容易造成铸件和砂堆积,在翻滚过程中铸件之间磕碰比较严重,造成铸件表面碰伤,严重影响铸件外观质量,甚至造成铸件报废,据统计,铸件损伤率达30%,为了避免损失,有一半以上品种的铸件不能进入滚筒,只能中途取出,浪费了大量人工,造成型砂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常见铸件脱砂中存在损伤严重报废品多的问题,提供一种带四头螺距螺旋导向筋的落砂滚筒筒体。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四头螺距螺旋导向筋的落砂滚筒筒体,具有筒体,所述筒体内的前部具有内胆,所述筒体的内壁与内胆的外壁具有夹层,夹层处固定安装有输送螺旋片,所述筒体的外部具有辊道,所述内胆后部的筒体内壁上设置有等距周向连续的棱条,所述棱条后部的筒体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一道四周断续焊接的四头螺距导向筋,所述四头螺距导向筋的后部设置有出口锥形段。
作为优选的,所述四头螺距导向筋呈螺旋形均匀分布。
作为优选的,所述四头螺距导向筋具有水平倾角α为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原有落砂滚筒筒体内部结构的基础上改造,在筒体内胆后面内壁四周焊接水平放置的棱条,按一定的间距均匀分布,在棱条后面的筒体内壁四周断续焊接四道短的四头螺距导向筋,顺着螺旋方向呈一定的水平倾角一直延伸至出口锥形段,棱条的作用是筒体旋转时带动铸件翻滚,脱掉铸件型腔内部的砂芯,四头螺距导向筋起到分流的作用,加快型砂和铸件的行进速度,避免筒体内部型砂和铸件堆积,减少铸件在筒体内翻滚时间,并使铸件有序地排列,在前端输送螺旋片的推进下慢慢滑出筒体,从而减少了铸件间相互磕碰造成的铸件表面损伤,大大减少了铸件落砂过程中的铸件表面碰伤,避免碰伤造成的废品;通过滚筒改造,95%以上品种铸件均能进入滚筒落砂,节约了中途取件的人力成本和型砂的浪费;减轻了设备负载,节约动力费用;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具有改造简单、改造成本低、收效大、实用性强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中:1.筒体,2.内胆,3.输送螺旋片,4.辊道,5.棱条,6.四头螺距导向筋,7.出口锥形段。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图1和图2所示的带四头螺距螺旋导向筋的落砂滚筒筒体,具有筒体1,所述筒体1内的前部具有内胆2,所述筒体1的内壁与内胆2的外壁具有夹层,夹层处固定安装有输送螺旋片3,所述筒体1的外部具有辊道4,所述内胆2后部的筒体1内壁四周焊接水平放置的棱条5,按一定的间距均匀分布,这个间距根据铸件大小决定,在棱条5后面的筒体1内壁四周断续焊接四道短的四头螺距导向筋6,顺着螺旋方向呈一定的水平倾角一直延伸至出口锥形段7,图中的水平倾角为八度。棱条5的作用是筒体1旋转时带动铸件翻滚,脱掉铸件型腔内部的砂芯。四头螺距导向筋6起到分流的作用,加快型砂和铸件的行进速度,避免筒体1内部型砂和铸件堆积,减少铸件在筒体1内翻滚时间,并使铸件有序地排列,在前端输送螺旋片3的推进下慢慢滑出筒体1,从而减少了铸件间相互磕碰造成的铸件表面损伤。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钜苓铸造有限公司,未经常州钜苓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474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