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除尘电钻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47380.X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80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黄举;李秋玉;曾成林;陈少杰;钟才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F5/00 | 分类号: | B25F5/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 | 代理人: | 樊戎 |
地址: | 430081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尘 钻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钻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尘电钻头。
背景技术
电钻机是家居装修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传统的电钻机在钻孔掘进过程当中,产生较多灰尘,施工人员吸入颗粒物对身体健康造成伤害。为了缓解灰尘大量飘散,通过在电钻机加装外部除尘设备(比如防尘罩、吸尘器等部件)来达到降尘,虽然具有一定的降尘效果,但是一方面,使电钻机的部件增多,不利于操作;另一方面增加了设备的成本,不利于大量生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除尘电钻头,该除尘电钻头能有效缓解钻孔过程灰尘的大量飘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除尘电钻头,包括钻杆和钻头本体,所述钻杆内沿其轴向设有吸尘通道;所述钻头本体的外壁沿其周向开设有吸尘槽,所述钻头本体内沿其径向设有过渡腔,所述过渡腔的灰尘输入端通过螺旋通道与吸尘槽连通,所述过渡腔的灰尘输出端与吸尘通道连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吸尘槽内设有防止大颗粒物堵塞螺旋通道的过滤网。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螺旋通道设有三条,三条所述螺旋通道均设置在钻头本体内且沿钻头本体周向均匀布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钻头本体内还设有出水通道,所述出水通道的进水口与过渡腔连通,所述出水通道的出水口设置在钻头本体的顶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钻头本体内设置过渡腔,过渡腔的灰尘输入端通过螺旋通道与外界连通,过渡腔的灰尘输出端于钻杆内的吸尘通道,结合流体力学中高速旋转形成的压力差效应,钻头本体周围的灰尘在压力差效应下被吸入过渡腔内,并从吸尘通道流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无需另设吸尘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过渡腔与螺旋通道和吸尘通道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各部件标号如下:钻杆10(其中,包括吸尘通道11)、钻头本体20(其中,包括吸尘槽21、过渡腔22、螺旋通道23、过滤网24、出水通道25、进水口25a、出水口25b)。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例对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除尘电钻头,其钻头本体内设置过渡腔和螺旋通道,其钻杆内设有吸尘通道;钻孔过程中,灰尘被吸入螺旋通道和过渡腔内,然后从吸尘通道流出。以下将通过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除尘电钻头的优选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结合图1和图2所示,除尘电钻头,包括钻杆10和钻头本体20,钻杆10内沿其轴向设有吸尘通道11;钻头本体20的外壁沿其周向开设有一圈吸尘槽21,吸尘槽21内设有防止大颗粒物堵塞螺旋通道23的过滤网24,钻头本体20内沿其径向设有过渡腔22,结合图3所示,过渡腔22的灰尘输入端通过螺旋通道23与吸尘槽21连通,过渡腔22的灰尘输出端与吸尘通道11连通。其中,螺旋通道23设有三条,三条螺旋通道23均设置在钻头本体20内且沿其周向均匀布置。
该除尘电钻头还可向钻头顶端喷水来实现降尘的目的,如图2所示,通过在钻头本体20内设置出水通道25,出水通道25的进水口25a与过渡腔22连通,出水通道25的出水口25b位于钻头本体20的顶端。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为,将该除尘电钻头安装在电钻机上,启动电源开关,钻头本体20钻孔掘进过程中,由于钻头本体20高速旋转,安装在钻头本体20内部的螺旋通道23被带动作高速旋转运动,钻头本体20周围的灰尘碎屑在流体力学效应下通过螺旋通道23被吸进钻头本体20内的过渡腔22,再经钻杆10内吸尘通道11流出。通过在吸尘槽21内设置过滤网24能有效防止大颗粒物质进入螺旋通道23而导致堵塞现象。若灰尘大多,可向出水通道25中注水,水通过出水通道25向钻头本体20的顶端喷射,即可进一步增强降尘的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473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两用电锤专用磁吸套筒批头
- 下一篇:一种安全性能高的便携式打孔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