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耐磨弯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46720.7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49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李中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市新玉源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3/00 | 分类号: | F16L43/00;F16L55/027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1125 | 代理人: | 郑园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耐磨 弯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耐磨弯头。
背景技术
现有的弯头管件由于连接在管道的拐弯处,受到的冲击力较大,处于输送粒状物质的弯管工作情况最为恶劣,其磨损程度相当严重。因此往往需要设置多层保护结构,避免其变形或者发生损坏。然而弯头管件受力最大的部位为中间弯折的本体段,在其他部位也设置多层保护结构则对原料产生了一定的浪费;此外,由于输送料在拐弯处,流速、流量产生变化加大了对管壁的冲击,大大降低了弯头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耐磨弯头,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弯头磨损严重、使用寿命短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耐磨弯头,包括球形连接体,球形连接体的一端设有进口管、另一端设有出口管,球形连接体的内部设有陶瓷内胆,陶瓷内胆的上部为平面,陶瓷内胆的下部设有整流板。
所述陶瓷内胆的底面为圆底弧形面,陶瓷内胆与球形连接体相配合,陶瓷内胆外侧的壁厚大于陶瓷内胆内侧的壁厚。
所述整流板为圆形板且与陶瓷内胆相配合,整流板的横截面为梯形,整流板上设有整流孔。
所述整流板的侧面上设有第一环形凸起,陶瓷内胆的内壁上设有第一环形凹槽,第一环形凸起与第一环形凹槽相配合。
所述整流板的侧面上设有第二环形凹槽,陶瓷内胆的内壁上设有第二环形凸起,第二环形凹槽与第二环形凸起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采用内侧与外侧壁厚不同的陶瓷内胆,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耐冲击和耐磨性能,延长了使用寿命;陶瓷内胆采用上平下圆的结构,使输送料平滑进入弯头,减少对内壁的冲击和摩擦;整流板的使用,可对输送料起到整流作用,通过整流减少对陶瓷内胆的压力和冲击。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耐磨耐冲击,大大提高了使用寿命,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剖视图。
图3为陶瓷内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4所示,一种新型耐磨弯头,包括球形连接体1,连接体采用金属制成;球形连接体1的一端设有进口管2、另一端设有出口管3,进口管2与出口管3之间的角度为60°~180°,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球形连接体1的内部固定设有陶瓷内胆4,陶瓷内胆4的上部为平面,陶瓷内胆4的下部设有整流板5。
所述陶瓷内胆4的底面为圆底弧形面,便于输送料的整流回流输送,陶瓷内胆4与球形连接体1相配合,陶瓷内胆4外侧的壁厚大于陶瓷内胆4内侧的壁厚,由于冲击点主要集中在外侧,所以外侧的壁厚大于内侧的壁厚,提高了耐磨和耐冲击性,同时减少材料的浪费。
所述整流板5为圆形板且与陶瓷内胆4相配合,整流板5的横截面为梯形,整流板5上设有若干整流孔6且交叉排列。整流孔6的形状为圆形、梅花形、椭圆形中的一种,用于对输送料的整流,较小对内壁的冲击。
所述整流板5的侧面上设有第一环形凸起7,陶瓷内胆4的内壁上设有第一环形凹槽8,第一环形凸起7与第一环形凹槽8相配合,便于整流板5的定位和固定。
实施例2:一种新型耐磨弯头,所述整流板5的侧面上设有第二环形凹槽,陶瓷内胆4的内壁上设有第二环形凸起,第二环形凹槽与第二环形凸起相配合。
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市新玉源机械工业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市新玉源机械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467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