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腰椎椎体后方骨赘及腰椎间盘切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46339.0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542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汤向阳;姚欣延;汤洪程;陈拥军;程年生;蒋乃;高尚;李光;杜冬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汤向阳 |
主分类号: | A61B17/3209 | 分类号: | A61B17/3209;A61B17/56 |
代理公司: | 安阳市智浩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6 | 代理人: | 张智和 |
地址: | 455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层 切割器 圆筒形结构 腰椎间盘 腰椎椎体 刀刃部 尖端部 骨赘 医疗器械领域 手术并发症 误伤 脊神经根 角度一致 螺纹连接 手术安全 手术过程 手术效率 旋转把柄 一端连接 准确度 硬膜囊 马尾 切割 出血 两边 康复 痛苦 | ||
一种腰椎椎体后方骨赘及腰椎间盘切割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所述切割器为圆筒形结构,圆筒形结构包括内层和外层,内层和外层之间螺纹连接,内层与外层的一端均为两边倾斜的尖端部,其倾斜角度一致,内层尖端部两侧为刀刃部,内层刀刃部相对的另一端连接有旋转把柄,内层长度大于外层长度,利用本切割器,能够确保手术安全,提高手术效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提高手术过程中切割的准确度,避免硬膜囊、脊神经根及马尾的误伤,减少手术并发症,减轻病人不必要的痛苦,促进病人尽早康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割器,特别涉及一种腰椎椎体后方骨赘及腰椎间盘切割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以腰4、5、腰5骶1间隙发病率最高。其基本因素是椎间盘退行性变,随着年龄的增长,纤维环和髓核含水量逐渐减少,使髓核张力下降,椎间盘变薄。同时,透明质酸及角化硫酸盐减少,低分子量糖蛋白增加,原纤维变性及胶原纤维沉积增加,髓核失去弹性,椎间盘结构松弛、软骨板囊性变。在没有后纵韧带支持的纤维环后外侧,这些变化更明显,出现向心性小裂隙。在积累伤力及其他因素的作用下引起椎间盘破坏,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进而引起腰痛、坐骨神经痛及马尾神经受压症状。
腰椎管狭窄症是指因组成椎管的骨性或纤维性组织异常,引起椎管有效容量减少,以致位于管道中的神经组织受压或刺激而产生功能障碍及一系列症状。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硬膜囊、神经根及马尾神经受累的疾病,是由椎管或根管狭窄引起其中内容物受压而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也是导致腰痛或腰腿痛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在临床上,一般将腰椎管狭窄症分为先天发育性椎管狭窄症和后天获得性椎管狭窄症。先天发育性椎管狭窄症分为特发性腰椎管狭窄症和软骨发育不全性腰椎管狭窄症,比较少见。后天获得性椎管狭窄症分为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创伤性腰椎管狭窄症、医源性腰椎管狭窄症、混合性腰椎管狭窄症及其他腰椎管狭窄症,其中,以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最为常见,约占腰椎管狭窄症的60%,其主要病因是:椎间关节退变起源于椎间盘膨出、椎间隙狭窄、椎体后缘增生、黄韧带肥厚、小关节增生肥大、椎间节段失稳、水平位移等均可造成椎管狭窄。创伤性腰椎管狭窄症是指因腰椎骨与关节损伤本身,以及其后的骨痂生成、骨折片移位及增生性反应等,均可引起椎管狭窄。医源性腰椎管狭窄症是指因腰骶部各种手术均有可能因骨质增生或骨痂形成而引起椎管或/和根管狭窄。混合性腰椎管狭窄症指多种因素共存者,大多是以轻度先天发育性为主,伴有退变性及椎间盘突出等任何两种以上混合并存者。其他腰椎管狭窄症指上述几种原因外的各种病因,如氟骨症、畸形性骨炎及特发性脊柱侧凸等均可引起椎管狭窄。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腰骶部疼痛及间歇性跛行,行走时小腿无力并有麻木感,腰部后伸受限、疼痛、无力及易疲劳,下肢根性症状、马尾神经症状及反射异常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如果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症状重,影响生活和工作,经观察及保守治疗3~6个月无效,或症状严重,不能接受牵引、推拿等非手术治疗者;有广泛肌肉瘫痪、感觉减退以及马尾神经损害者,有完全或部分瘫痪者;伴有严重间歇性跛行,同时有腰椎管狭窄症,或X线平片及CT显示椎管狭窄症;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疼痛剧烈无法缓解且持续性加重者,均可考虑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经观察及保守治疗3~6个月无效;发作频繁、已影响工作及日常生活;根性症状明显;有马尾神经症状等,均应选择手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汤向阳,未经汤向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463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