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热风均衡装置的电加热储能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45761.4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38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綦玉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金森电热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20/00 | 分类号: | F28D20/00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21220 | 代理人: | 闪红霞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热风 均衡 装置 加热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装置,尤其是一种可延长使用寿命、提高换热效率的具有热风均衡装置的电加热储能设备。
背景技术
由于电业机构对使用低谷电能的电价给予优惠待遇,为此,相继产生了许多将低谷电能转化成热能贮存起来的装置,蓄热式电锅炉就是其中一种。蓄热式电锅炉的结构是在一个保温的锅炉壳体内设有由耐火砌块(蓄热砖)砌筑而成的蓄热装置,蓄热装置与壳体的侧面形成等宽的进风道和出风道,在蓄热装置中有多个横向和纵向贯穿孔洞,纵向贯穿孔洞为通风道,横向贯穿孔洞内设置有与电源相接的电热丝,其电热丝嵌入形成风道的耐火砌块上的凹槽内,同时设有控制电源的时间控制器及温度控制器。在壳体内还设有相互连接的换热装置及循环风机,循环风机的出口与进风道相接,出风道与换热装置相接。工作原理是:当电能处于低谷时,启动电源,电热丝工作,所产生的热能由耐火砌块储存,当温度、时间达到设定值时断电;而当电能处于高峰且需要热量时,启动循环风机,风机输出的空气依次通过进风道、通风道,吸收耐火砌块储存的热量而升温形成热风,从出风道出来的热风通过热交换器与载热介质交换后回到循环风机,再次循环。由于循环风机出口较小,而进风道等宽且蓄热装置的截面较大,使得蓄热装置截面积所受风压不匀,单位时间内通过通风道的风量不同,导致蓄热装置内不同部位的温差过大,不仅降低了设备的换热效率,而且还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延长使用寿命、提高换热效率的具有热风均衡装置的电加热储能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具有热风均衡装置的电加热储能设备,有壳体,在壳体内有蓄热砖及蓄热砖内的多个通风道,所述壳体右侧面与蓄热砖之间形成等宽的进风道,在进风道的入口处设置有左边与前面的蓄热砖相接、右边向后倾斜、上下两边分别与壳体上下面相接的第一折流板,第一折流板的右边与最前排的通风道的前端轴线平齐且与壳体之间形成进风口;在进风道内还设有第二折流板,所述第二折流板的左边与后面的蓄热砖相接、右边与最前排的通风道的后端轴线平齐且与壳体右侧面相接、上下两边分别与壳体上下面相接。
与第一折流板的右边相接有与第一折流板等宽且向前延伸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长度是第一折流板长度的1/3。
本实用新型在进风道内设置了两个折流板,可使蓄热装置截面积所受风压均匀,单位时间内通过通风道的风量相同,避免蓄热装置内不同部位温差过大,不仅提高了设备的换热效率,而且还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同现有技术一样,有壳体1,在壳体1内有蓄热砖2及蓄热砖2内的多个通风道3,壳体1右侧面与蓄热砖2之间形成等宽的进风道4,在进风道4的入口处设置有左边与前面的蓄热砖2相接、右边向后倾斜、上下两边分别与壳体1上下面相接的第一折流板5,第一折流板5的右边与最前排的通风道3的前端轴线平齐且与壳体1之间形成进风口6;在进风道4内还设有第二折流板7,第二折流板7的左边与后面的蓄热砖2相接、右边与最前排的通风道3的后端轴线平齐且与壳体1右侧面相接、上下两边分别与壳体1上下面相接。最好是在第一折流板5的右边相接有与第一折流板5等宽且垂直并向前延伸的导流板8,导流板8的长度是第一折流板5长度的1/3。当然,亦可将壳体1左侧面与蓄热装置之间为进风道,壳体1右侧面与蓄热装置之间为出风道,则上述第一折流板5和第二折流板7的左右均对应变化。
循环风机输出的风会通过进风口6进入由第一折流板5、蓄热装置(蓄热砖)及第二折流板7所形成的风道,可保证蓄热装置截面积所受风压均匀,单位时间内通过通风道的风量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金森电热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大连金森电热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457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弹跳瓶盖(2)
- 下一篇:杯盖(201705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