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净化风扇滤罩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544718.6 | 申请日: | 2017-05-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30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 发明(设计)人: | 谭勇萍;钟光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勇萍 |
| 主分类号: | B01D46/52 | 分类号: | B01D46/52;B01D53/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骁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315 | 代理人: | 赵俊寅 |
| 地址: | 201199 上海市闵行***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净化 风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特别是一种空气净化风扇滤罩的技术。
背景技术
摇头扇、落地扇、壁扇、台扇等各种风扇在学校、办公场所、商业场所、酒店、工厂等场合使用非常广泛。这些风扇工作时,都是从进风侧吸入空气,从出风侧直接出风,当风扇所处的工作环境中的空气质量较差时,其出风也自然较差,如PM2.5污染,会影响人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改善风扇出风质量的空气净化风扇滤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空气净化风扇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片、后片;所述前片是能滤除空气中所包含的细颗粒物的圆形滤片;所述后片呈圆环形,前片的外周沿与后片的外周沿接合。
进一步的,所述后片的内周沿缝制有固定带。
进一步的,所述后片上密布有网孔。
进一步的,所述前片上形成有褶皱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前片由一个圆环形的第一滤片及一个圆形的第二滤片拼合而成,第一滤片的内周沿与第二滤片的外周沿接合,第一滤片上形成有褶皱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后片是能滤除空气中所包含的细颗粒物的圆环形滤片,并且在后片上形成有褶皱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后片由一个圆环形的第一后基片及一个圆环形的第二后基片拼合而成,第一后基片的内周沿与第二后基片的外周沿接合,第一后基片是能滤除空气中所包含的细颗粒物的滤片,第二后基片上密布有网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后基片上形成有褶皱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净化风扇滤罩,可以方便的安装在现有风扇上使用,并且可以通过后基片上的固定带方便的固定在风扇上,并且在位于风扇的出风主力位置的第二滤片上形成有褶皱结构,能滤除风扇出风中的细颗粒物,从而能改善风扇出风质量,能快速去除PM2.5细颗粒物,吸附过滤甲醛和VOC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空气净化风扇滤罩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空气净化风扇滤罩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空气净化风扇滤罩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空气净化风扇滤罩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空气净化风扇滤罩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空气净化风扇滤罩的后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空气净化风扇滤罩的后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空气净化风扇滤罩的后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空气净化风扇滤罩的后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的空气净化风扇滤罩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中的顿号均表示和的关系。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空气净化风扇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片11、后片12;所述前片11是能滤除空气中所包含的细颗粒物的圆形滤片;所述后片12呈圆环形,并且在后片12上密布有网孔,后片12的内周沿缝制有固定带,前片11的外周沿与后片12的外周沿接合。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安装在现有的风扇上使用,使用时将滤罩套置在风扇的叶轮罩上,并通过后片上的固定带固定,滤罩的前片位于风扇的出风侧,后片位于风扇的进风侧,使得外部空气可以通过后片上的网孔及内环进入风扇,风扇的出风则通过前片滤除细颗粒物后输出,使得风扇的出风能快速达到优级标准。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第二实施例中的前片21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前片的结构不同,第二实施例中的前片21是能滤除空气中所包含的细颗粒物的圆形滤片,并且在前片21上形成有围绕其中心均匀分布的褶皱结构,该褶皱结构可以增大过滤面积,提高过滤效果。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第三实施例中的前片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前片的结构不同,第三实施例中的前片是能滤除空气中所包含的细颗粒物的圆形滤片,并且第三实施例中的前片由一个圆环形的第一滤片31及一个圆形的第二滤片33拼合而成,第一滤片31的内周沿与第二滤片33的外周沿接合,第一滤片31上形成有围绕其中心均匀分布的褶皱结构,该褶皱结构可以增大过滤面积,提高过滤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勇萍,未经谭勇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447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除尘器用喷吹管锁紧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气自动化除尘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