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驱动轴扫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44221.4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57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杨景云;方人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佳诚弘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M1/272 | 分类号: | G06M1/27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14 | 代理人: | 胡川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驱动 扫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驱动轴扫描装置。
背景技术
治理超载超限违法行为一直是交警和路政执法重点工作内容。最新公布的国家标准GB1589-2016《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给出了超载超限的唯一标准,同时,交通运输部也下发了《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也引入了对超载超限运输车辆的认定。根据《规定》中的内容,以下任何一种情形都属于超载超限范围:
(一)车货总高度从地面算起超过4米;
(二)车货总宽度超过2.55米;
(三)车货总长度超过18.1米;
(四)二轴货车,其车货总质量超过18000千克;
(五)三轴货车,其车货总质量超过25000千克;三轴汽车列车,其车货总质量超过27000千克;
(六)四轴货车,其车货总质量超过31000千克;四轴汽车列车,其车货总质量超过36000千克;
(七)五轴汽车列车,其车货总质量超过43000千克;
(八)六轴及六轴以上汽车列车,其车货总质量超过49000千克。
从上述内容可以知道,判定是否属于超限超载范围的前提是需要确定机动车的驱动轴,只有驱动轴的数量确定后,才能确定其车货总质量的限值。然而,为了逃避惩罚,不少违法车主私自加装从动轴来冒充驱动轴,考虑到现有技术中基本都采用人工检测,而这些改装后的车辆从车身侧面很难判断驱动轴的数量,但是如果从车辆底部进行观察,检测人员需要钻入车辆底部,这样不仅检测效率低,而且劳动强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驱动轴扫描装置,能够方便对车辆驱动轴进行检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车辆驱动轴扫描装置,包括底板、盖板和激光扫描仪,所述底板的相对的两侧设有垂直于底板的侧板,所述侧板的形状为梯形,所述盖板包括上盖板以及分别连接所述上盖板两侧边的两个侧盖板,所述上盖板连接所述两个侧板的顶端面,两个所述侧盖板分别连接所述两个侧板的侧端面,以使得所述盖板和所述底板围合形成容纳空间,所述两个侧盖板中的一个侧盖板上开设有扫描窗口,所述激光扫描仪安装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并透过所述扫描窗口来进行扫描。
其中,所述侧盖板的底端设有固定翼板,所述固定翼板与所述底板相贴合并相固定。
其中,所述两个侧盖板与所述上盖板一体成型。
其中,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安装板包括固定在所述底板表面的第一板体以及倾斜连接在所述第一板体上的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的倾斜方向与开设有扫描窗口的侧盖板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激光扫描仪安装在所述第二板体上。
其中,所述激光扫描仪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板体上,以使得所述激光扫描仪能够在与所述第二板体平行的平面内转动和/或在垂直于所述第二板体的平面内转动。
其中,邻近所述扫描窗口上侧边的侧盖板上设有能够防止灰尘和雨水的防护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在底板两侧设置梯形的侧板,两个侧板的顶端面和侧端面分别连接有上盖板和侧盖板,从而围合形成容纳空间,激光扫描仪安装在容纳空间内,并且透过侧盖板上开设的扫描窗口来进行扫描,这样,可以从车辆底部进行检测,从而能够方便对车辆驱动轴进行检测,并且激光扫描仪受到底板和盖板的保护,不容易受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驱动轴扫描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车辆驱动轴扫描装置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驱动轴扫描装置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驱动轴扫描装置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佳诚弘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佳诚弘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442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佛珠拨珠计数器
- 下一篇:人才评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