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锅具和厨房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43722.0 | 申请日: | 201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68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杨玲;曹达华;李兴航;李洪伟;李康;屈雪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0;A47J36/02;A47J27/08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锅具 内壳 本实用新型 厨房器具 隔热腔 保温性能 真空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锅具和厨房器具,所述锅具包括:内壳和与所述内壳相连的外壳,所述外壳位于所述内壳的外面,且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之间限定出隔热腔,所述隔热腔为真空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锅具具有优秀的保温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锅具和厨房器具。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锅具不同部分的温差较大,为了减缓食物过度受热而出现糊锅的现象,在锅具的内壁上设置有不粘涂层,但这种不粘涂层的结合力差、耐刮性能差,使用寿命有限,因此涂层容易脱落和失效,同时也常常被刮伤。
失去不粘涂层的锅具会出现糊锅的现象,同时由于不粘涂层容易混入到食物中且被人体摄入,进而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安全隐患。
相关技术中的锅具一般为单层锅壁,在加热源停止对锅具加热后,热量会很快地从锅具的壁向外散出,保温效果差,加热源需要间断地加热以补充温度,能耗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锅具,该锅具具有优秀的保温性能。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锅具的厨房器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锅具,包括:内壳和与所述内壳相连的外壳,所述外壳位于所述内壳的外面,且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之间限定出隔热腔,所述隔热腔为真空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锅具,内壳和外壳之间限定出隔热腔,隔热腔可以有效防止热量锅具的侧面流失,使得热量传递更加稳定,加热更加均匀,且在停止对锅具加热时隔热腔可以起到保温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壳为外凸的球釜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隔热腔包括环绕所述内壳的外周面的第一部分和位于所述内壳的底部的第二部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部分的最上沿与所述内壳的最大内圆处平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部分的最上沿低于所述内壳的最大内圆处;
所述内壳的内壳内壁面包括与所述隔热腔位置对应的隔热腔对应壁面,其中所述隔热腔对应壁面的至少一部分区域构造为无不沾层区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隔热腔对应壁面包括:适于与加热源正对的热源正对区域以及热源非正对区域,其中所述无不沾层区域包括所述热源非正对区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热源正对区域设置不粘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隔热腔对应壁面包括:隔热腔对应底壁面和隔热腔对应周壁面,所述隔热腔对应底壁面构成所述热源正对区域,所述隔热腔对应周壁面构成所述热源非正对区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隔热腔对应壁面包括:第一温度区域和第二温度区域,所述第一温度区域的温度适于在所述锅具被加热时大于所述第二温度区域的温度,其中所述无不粘层区域包括所述第二温度区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温度区域设置不粘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隔热腔对应壁面包括:隔热腔对应底壁面和隔热腔对应周壁面,所述隔热腔对应底壁面构成所述第一温度区域,所述隔热腔对应周壁面构成所述第二温度区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温度区域与所述第二温度区域的温差为0°-1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温度区域与所述第二温度区域的温差为0°-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437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锅具、锅具组件和厨房器具
- 下一篇:锅具、锅具组件和厨房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