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臭氧发生电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41878.5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81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包龙;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正新源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3/11 | 分类号: | C01B13/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山东省青岛市高新区智力岛路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臭氧 发生 电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臭氧电极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臭氧发生电极装置。
背景技术
臭氧(O3)是氧(O2)的同素异形体,是一种较为不稳定且活泼的气体。大气中少量的臭氧可在某些自然和人为条件下产生。现在工业中对于臭氧的制备方式往往使用介质阻挡电晕放电原理产生臭氧。
利用上述原理的臭氧发生装置主要包括管式发生装置与板式发生装置。管式发生装置的特点是体积大、成本高并且保养维护繁琐;目前的板式臭氧发生装置的主要特点是体积小, 并且相对于管式发生装置缺点较少,因此成为目前臭氧制备的主要设备。
但是,板式臭氧发生装置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放电密度不均造成电极放电故障率高是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另外还存在着电极使用寿命短,以及板式臭氧发生装置的制造装配效率低下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臭氧发生电极装置,以保证放电密度均匀并进而降低电极放电故障率。
本实用新型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高板式臭氧发生装置的电极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高板式臭氧发生装置的制造装配效率。
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现有的板式臭氧发生装置出现放电密度不均的问题是由于其中的介质体承受压力无法调节而造成的,进而造成电极放电故障率高。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臭氧发生电极装置,包括:间距调节机构与两个发生机构,
每个发生机构包括:用于放电的电极板;
介质板,其一侧板面与所述电极板固定,通过所述介质板阻挡所述电极板;以及
地极板,通过与所述介质板的另一侧板面相对呈间距固定以产生臭氧;
其中,所述介质板的一侧板面与其另一侧板面相背设置;
两个所述发生机构的电极板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电极板之间安装有软质件,通过所述软质件调节两个所述介质板受到的压力;所述间距调节机构通过分别与两个所述电极板相配合,以调节两个所述电极板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通过所述软质件为多个并均布于两个所述电极板之间,使两个所述电极板获得均匀的压力;
通过所述软质件为多个棱柱或圆柱体,使所述软质件易于被挤压变形;
所述软质件为软弹性耐氧化材料的软质件。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电极板的一侧板面处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软质件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数量与所述软质件的数量相一致;
其中,每个所述电极板的一侧板面为两个所述电极板相对的板面。
进一步地,所述凹陷部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软质件的横截面形状相一致;其中,所述凹陷部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软质件的横截面形状均为垂直于所述电极板板面方向上观察的所述凹陷部与所述软质件的各自截面形状;
所述电极板为低电阻导电材料制成的电极板。
进一步地,所述间距调节机构为螺纹紧固件,两个所述电极板分别开设有与所述间距调节机构相配合的螺纹孔和/或通孔,所述间距调节机构具有杆状部,通过所述杆状部与相应的导线连接,使两个所述电极板放电。
进一步地,所述臭氧发生电极装置还具有
电极杆,用于将所述间距调节机构与相应的导线连接,所述电极杆的一端开设有通孔,所述间距调节机构的杆状部插入所述通孔中,所述电极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导线连接;以及
压线鼻,用于将所述电极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导线可拆卸连接;
其中,所述电极杆的另一端与其一端相反设置;
优选地,所述电极杆置于两个所述电极板之间,所述电极杆的一部为扁平的杆状,以防止所述电极杆干涉两个所述电极板之间间距的调节;所述电极杆的一部为所述电极杆的置于两个所述电极板之间的部位;
所述电极杆为低电阻导电材料制成的电极杆。
进一步地,所述地极板与所述介质板之间安装有间距保持机构,用于使所述地极板与对应的所述介质板呈指定间距设置;
所述间距保持机构为多个凸起部,其凸起于所述地极板或所述介质板的相应板面处,其顶部与所述介质板或所述地极板的相应板面相贴合;
所述间距保持机构为独立构件,同时与所述地极板及所述介质板相贴合;
每个所述间距保持机构的顶部与所述介质板贴合,多个所述间距保持机构凸起并相互呈间距均布于所述地极板的与所述介质板相对的板面处;
所述间距保持机构的凸起高度为0.02 mm 至0.2mm。
进一步地,所述地极板开设有孔道,用于配合相应的冷却剂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正新源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正新源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418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臭氧发生板片、板式臭氧发生单元及板式臭氧发生器
- 下一篇:灭弧负荷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