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用本安型无线通信布线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41183.7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29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郑学召;王虎;郭军;文虎;金永飞;张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西安天河矿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1/06 | 分类号: | H04Q1/06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61211 | 代理人: | 杨引雪 |
地址: | 710054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通信 布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布线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山应急救援矿用本安型无线通信布线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通信技术在矿山应急救援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多媒体通信过程中数据传输种类繁多、数据量庞大,对通信线路的传输速率和交互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矿井事故发生后,井下通信线路几乎全部瘫痪,地面与井下人员的信息沟通不及时,地面人员难以及时动态掌握井下遇险人员的分布情况和具体的位置信息,使得救援工作存在盲目性。当灾害发生后,需要应急救援通信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而救援人员对电池电量是否充足、信号是否满足高速传输不能做出明确的判断,将延误救援时间,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此外,由于无线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当无线布线轮无线传输出现故障,不能发射或发射的无线信号较弱,不能保证信息可靠传输,使得矿山救援通信传输效率低。因此,畅通及高效的通信是矿山紧急救援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矿井事故发生后,地面与井下人员的信息沟通不及时,矿山救援通信传输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快速布线、通信速率快的矿用本安型无线通信布线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矿用本安型无线通信布线轮,包括支架1和轮盘2,还包括设置在轮盘2上的射频板11、电路控制板12、通信传输板13、电源模块14、有线通信接口3、电量显示装置7、信号强度显示装置8;电源模块14通过电路控制板12分别与射频板11、通信传输板13、电量显示装置7、信号强度显示装置8连接;信号强度显示装置8与射频板11连接;有线通信接口3与通信传输板13连接,通信传输板13与射频板11连接,射频板11与设在地面上的工业计算机通信。
进一步地,电源模块14包括供电电池和电源开关10,供电电池为磷酸锂电池,由3节串联而成。
进一步地,电路控制板12上设有稳压保护电路、过流保护电路和过压保护电路。
进一步地,支架1设置有支架销子5,所述支架销子5插接在轮盘2的中间,并与轮盘2通过轴承4连接。
进一步地,电量显示装置7为LED信号灯。
进一步地,信号强度显示装置8为LED信号灯。
进一步地,射频板11为路由器。
进一步地,支架1的底端设置有万向轮6。
进一步地,轮盘2的材质为钢。
进一步地,供电电池采用硅橡胶胶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速布线、通信速率快的本安型无线通信布线轮,可实现井下信息的可靠传输,提高救援效率。本实用新型在功能上较为全面,能保证数据的快速传输,而且可以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提高应急救援通信效率。
2.本实用新型根据矿井救援的需求,在无线布线轮上安装电量显示装置和信号强度显示装置,有效提高设备的可靠性,使救援人员随时观测设备的运行状况,提高救援效率。
3.本实用新型装置安装有线通信接口,在正常情况下,设备采用无线传输数据,当无线传输出现故障,不能发射或发射的无线信号较弱,通过有线接口将无线布线轮与工业计算机快速连接,保证救援通信线路的畅通。
4.本实用新型外壳和电源均进行本安防爆设计,电池组与有两级独立的过流保护电路、两级独立的过压保护电路、过热保护电路的三级专用保护电路连接形成本质安全型电源,外壳由防爆性能良好的钢制材料进行保护,确保在任何状态下工作自身都具有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矿用本安型无线通信布线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矿用本安型无线通信布线轮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矿用本安型无线通信布线轮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稳压保护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过压保护电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过流保护电路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工作原理图。
附图标记:1-支架,2-轮盘,3-有线通信接口,4-轴承,5-支架销子,6-万向轮,7-电量显示装置,8-信号强度显示装置,10-电源开关,11-射频板,12-电路控制板,13-通信传输板,14-电源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西安天河矿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西安天河矿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411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