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射频识别的物联网车载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41095.7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88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叶茂;莫淑贤;符树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5104 | 代理人: | 陈剑锋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射频 识别 联网 车载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载终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射频识别的物联网车载终端。
背景技术
在互联网越来越发达,网络购物交易量不断攀升的同时,物流业也在快速发展,对物流运输的要求也在提高。传统的物流运输只是单纯的完成货物从发货地到收货地的运输,而没有对物流运输过程进行有效监测,不能实时对在途车辆进行实时监控,运输安全性要求高的物品时安全性得不到保证,比如当在途车辆遇到诸如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时,控制中心不能及时得到车辆的位置信息,无法对车辆进行调度处理,延迟货物的在途时间有可能导致货物质量坏掉,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车辆的信息化改造越来越多,出现了很多车载终端,大部分车载终端集合有GPS全球定位系统、GPRS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RFID射频识别等技术。然而,经过实际使用后发现大部分车载终端的模块设计较混乱,并且相互配合不协调,所以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可靠性低、生存周期短,后期维护困难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模块化设计层次清晰,分工明确,利于分别对各模块进行设计及后期维护的,基于射频识别的物联网车载终端。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射频识别的物联网车载终端,其包括:STM32微控制器,以及分别与该微控制器相互耦合的电源模块、位置定位模块、图像采集模块、人机交互模块、存储器模块、通信模块、有源RFID读写器模块,以及与该有源RFID读写器模块相互耦合的主动式有源RFID标签;其中,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分别输出5V、4V、3.3V 电压;所述位置定位模块用于获取车辆位置信息;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用于实时监控车辆及货物,并可拍照保存;所述人机交互模块用于显示文本和图片,以及发送指令实现音频播放、曲线显示和数据存储;所述存储器模块用于保存系统初始参数以及监控数据的备份;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将各项行车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平台,并提供共享上网;所述主动式有源RFID标签用于对车上货物进行监控跟踪。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优选地,STM32微控制器的型号为STM32F103ZET6,用于负责对各模块的统一调度与控制。
优选地,电源模块包括24V-5V电源转换电路、24V-4V电源转换电路、以及 5V-3.3V电源转换电路;其中,24V-5V电源转换电路用于将24V输入电压转换为5V输出电压,其包括LM2576HV-5V稳压芯片和第一输入滤波电容,该第一输入滤波电容耦合在该LM2576HV-5V稳压芯片的输入端,电容量为100μF;24V-4V 电源转换电路用于将24V输入电压转换为4V输出电压,其包括LM2576HV-ADJ 稳压芯片、第三输入滤波电容、第一输出端电阻、第二输出端电阻,第三输入滤波电容耦合在LM2576HV-ADJ稳压芯片的输入端,电容量为100μF,第一输出端电阻和第二输出端电阻均耦合在LM2576HV-ADJ稳压芯片的反馈脚,电阻值分别为1K和2.2K;5V-3.3V电源转换电路用于将5V输入电压转换为3.3V输出电压,其包括AMS1117-3.3电源芯片、第七输入滤波电容和第八输出滤波电容,第七输入滤波电容耦合在AMS1117-3.3电源芯片的输入端,电容量为10μF,第八输出滤波电容耦合在AMS1117-3.3电源芯片的输出端,电容量为10μF。
优选地,位置定位模块包括北斗/GPS双模接收器及其外围电路。
优选地,图像采集模块包括OV7670图像传感器和中星微图像处理芯片 VC0706。
优选地,人机交互模块包括工控串口屏及其外围电路。
优选地,存储器模块包括FLASH存储器和SD卡存储器,该两个存储器均分别通过SPI总线与STM32微控制器耦合,并且FLASH存储器用来保存初始参数, SD卡存储器用于保存监控数据的备份。
优选地,通信模块包括USIM卡接口、LC6365S芯片、UART总线;USIM卡接口用于接入SIM卡;LC6365S芯片进行信号辐射,并通过UART总线与STM32微控制器耦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410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护理床清洗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疫苗胚蛋自动检测机自动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