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抑燃的配电柜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41055.2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20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龙;阴加花;张帆;刘雅群;马勇;张世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天工电气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32 | 分类号: | H02B1/32;H02B1/28;A62C3/16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1 | 代理人: | 李帅 |
地址: | 22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配电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抑燃的配电柜。
背景技术
配电柜分动力配电柜和照明配电柜、计量柜,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配电柜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配电柜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电动机控制中心用于负荷集中、回路较多的场合。它们把上一级配电设备某一电路的电能分配给就近的负荷。这级设备应对负荷提供保护、监视和控制。但传统的配电柜对于电器起火,只是做了简单的自动断电处理,然后触发警报,对于在火势燃烧初期配电不能自主的做到很好抑制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抑燃的配电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抑燃的配电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正面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底部设置有自动断电器,所述柜体的正面顶部的另一侧设置有自动抑燃装置,所述柜体正面设置有操作盒。
所述自动抑燃装置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底部设置有火苗探测器,所述自动抑燃装置的内部设置有二氧化碳释放装置。
所述火苗探测器包括通光孔,所述通光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透光玻璃,所述透光玻璃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紫外感应模块。
所述二氧化碳释放装置包括喷头,所述喷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喷头管,所述喷头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一侧设置有压力表,所述压力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二氧化碳储气罐。
优选的,所述柜体为绝燃体。
优选的,所述通光孔的底部设置有防灰层。
优选的,所述紫外感应模块的外壁设置有橡胶保护套,且橡胶保护套与放置腔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紫外感应模块的数量为两个。
优选的,所述喷头的表面设置有数个喷气孔。
优选的,所述二氧化碳储气罐外部设置设置有减压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方便、高效,通过火苗探测器内紫外感应模块设置,达到了在火势燃烧初期就可检测到火焰,然后转唤为电信号输入到控制器的效果。通过自动断电器的设置,达到了当控制器发送有起火信号时就会立即关闭总电源的效果。通过二氧化碳释放装置内电磁阀的设置,达到了当控制器发起火信号时就会启动电磁阀释放二氧化碳储气罐内的二氧化碳来进行灭火。通过采用上述等结构之前的配合,达到了可提前对配电柜起火做到抑制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动抑燃装置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火苗探测器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二氧化碳释放装置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控制器、3-自动断电器、4-自动抑燃装置、5-操作盒、6-固定座、7-火苗探测器、8-二氧化碳释放装置、9-通光孔、10-透光玻璃、11-放置腔、12-紫外感应模块、13-喷头、14-喷头管、15-电磁阀、16-压力表、17-二氧化碳储气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自动抑燃的配电箱,包括柜体1,柜体1为绝燃体,防止了火焰对柜台1影响,柜体1正面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2,控制器2的底部设置有自动断电器3,通过自动断电器3可做到迅速关闭总电源,柜体1的正面顶部的另一侧设置有自动抑燃装置4,柜体1正面设置有操作盒5,操作盒5内为一个个电器开关。
自动抑燃装置4包括固定座6,固定座6的底部设置有火苗探测器7,利用火苗探测器7可检测到火势燃烧初期,自动抑燃装置4的内部设置有二氧化碳释放装置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天工电气控股有限公司,未经中科天工电气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410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