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动态汽车衡的缓冲式防撞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40649.1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58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克群;房佳;陈秀华;李仁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派特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23/12 | 分类号: | G01G23/12;G01G19/03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淮海专利事务所32205 | 代理人: | 周敏 |
地址: | 221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动态 汽车 缓冲 撞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动态汽车衡的缓冲式防撞机构。
背景技术
动态汽车衡是高速公路收费站普遍采用的对过站车辆进行动态称重的计重设备,通常由三节或四节秤体相互连接而成。当车辆进入秤体时,由于车速、载重、刹车等过程会造成车辆对秤体的冲击,带动秤体向前或向后冲,使秤体发生平行移位,影响称重精度。为保证秤体结构的稳定性,避免秤体前后移位,现在秤体前后端头中预留限位螺栓,在秤头部路面基础的基坑立壁上预埋防撞板。当秤体向前或向后移动式,限位螺栓随秤体向前或向后移动,撞击预埋防撞板,阻止秤体继续向前或向后移动,维持秤体的基本平衡。一般地,限位螺栓距离防撞板距离约5mm,秤体与四周基坑无接触,避免重力被卸载。
由于车辆对秤体冲击力非常大,这种限位螺栓对防撞板的撞击是非常强烈且是直冲式,没有任何的缓冲,往往会造成秤体向前或向后冲撞后限位螺栓卡死,秤体无法回复原位,造成车辆的的重量因秤体卡死而被泄力,称重不准,无法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动态汽车衡的缓冲式防撞机构,可减轻动态汽车衡在称重过程中汽车运动造成的秤体与基础冲撞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动态汽车衡的缓冲式防撞机构,包括秤体和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设置在所述秤体上,所述缓冲机构包括限位螺栓、螺旋弹簧、阻尼限位块、限位支架和可调节行程螺母,所述阻尼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支架固定连接,所述阻尼限位块上设有通孔,所述限位螺栓的螺杆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可调节行程螺母配合,所述通孔的内径与螺杆的外径相配合,所述螺旋弹簧穿过所述限位螺栓的螺杆并位于所述阻尼限位块与限位螺栓端头之间,所述限位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秤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支架的一端焊接在所述秤体上。
优选的,所述螺旋弹簧为高强度螺旋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式防撞机构可调节限位行程、可缓冲、可自复位,能减轻动态汽车衡在称重过程中汽车运动造成的秤体与基础冲撞力,保持秤体平衡,降低信号干扰强度,提高称重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秤体,2、限位螺栓,3、螺旋弹簧,4、阻尼限位块,5、限位支架,6、可调节行程螺母,7、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动态汽车衡的缓冲式防撞机构,包括秤体1和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设置在所述秤体1上,所述缓冲机构包括限位螺栓2、螺旋弹簧3、阻尼限位块4、限位支架5和可调节行程螺母6,所述阻尼限位块4与所述限位支架5固定连接,所述阻尼限位块4上设有通孔7,所述限位螺栓2的螺杆穿过所述通孔7与所述可调节行程螺母6配合,所述通孔7的内径与螺杆的外径相配合,所述螺旋弹簧3穿过所述限位螺栓2的螺杆并位于所述阻尼限位块4与限位螺栓2端头之间,所述限位支架5的一端与所述秤体1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支架5的一端焊接在所述秤体1上。
优选的,所述螺旋弹簧3为高强度螺旋弹簧。
限位螺栓2穿过阻尼限位块4,通过可调节行程螺母6确定限位螺栓2伸出限位支架5的长度,用以调节限位螺栓2与基坑防撞板的间隙,螺旋弹簧3装配于阻尼限位块4与限位螺栓2端头之间,其伸缩受限位阻尼块4和限位螺栓2端头限制,是整个缓冲和回复的关键机构。当秤体1向前冲时,限位螺栓2端头碰撞防撞板,受到阻力,螺旋弹簧3受力压缩,限位螺栓2向秤体1方向移动,秤体1因螺旋弹簧3的作用减缓了冲力。当车辆下秤或静止时,秤体1向前冲力消失,螺旋弹簧3的压力消失,因弹性形变恢复,推动秤体1反向移位,恢复正常状态,同样因螺旋弹簧3的作用减缓了幅度,降低了秤体1的震动,从而确保了称重传感器的稳定性,提高了称重信号的质量,提高了称重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派特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徐州派特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406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