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扁筒挤压用挤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40556.9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244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成小乐;尹君;符寒光;胥光申;屈银虎;岳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C25/02 | 分类号: | B21C25/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61214 | 代理人: | 罗磊 |
地址: | 71004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挤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挤压模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扁筒挤压用挤压模具。
背景技术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因其高强度、耐疲劳及耐磨损等优良的机械性能,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通常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的增强体具有高强度及高硬度,较之基体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很差,室温下的延伸率一般都低于10%,使得二次塑性加工成为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问题。现有的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的只适合制备小块制品,有的在制备大尺寸制品时制备工艺复杂成本较高,从而限制了应用范围。而挤压过程,坯料三项压应力状态下,可以得到比轧制、锻压更大的塑性变形。复合材料有望实现挤压比10-20的大变形。同时也对挤压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扁挤压筒挤压是大型宽幅板材成型的主要方式,与圆挤压筒相比,扁挤压筒内腔与壁板型材因几何相似性,金属流动更均匀,产品组织性能更好,成品率高。现有的扁筒挤压用挤压模具,挤压难变形金属的时挤出性较差,挤压死区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扁筒挤压用挤压模具,使坯料近似等应变速率流经模具工作带,保证了难变形材料挤压制品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扁筒挤压用挤压模具,包括模垫,模垫一端面固定安装有型材模,型材模的另一端面固定安装有大头模,大头 模中心开设有截面设置为椭圆形状的第一内腔,第一内腔设置有入口和出口,第一内腔的截面椭圆长轴b保持不变,第一内腔截面椭圆短轴a从入口到出口逐渐减小,大头模设置出口的一端面固定安装在型材模上。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型材模和模垫上中心分别开设有第二内腔和第三内腔,第二内腔、第三内腔和第一内腔的中心对应设置。
大头模的挤压比为4~10,即第一内腔的入口处截面椭圆短轴a0和出口处截面椭圆短轴af的比为4~10。
第一内腔截面椭圆的长轴b长度大于所挤板材宽度的103%。
第一内腔的入口处截面椭圆短轴a0长度的两倍比所配套扁挤压筒内孔宽度小5mm-20mm。
第一内腔截面椭圆长轴b长度的两倍比所配套扁挤压筒内孔长度小5mm-20mm。
第一内腔的出口处截面椭圆短轴af长度的两倍比所挤板材厚度大2mm-10mm。
大头模长度不小于60mm,型材模长度不小于20mm。
型材模工作带长度4mm~1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扁筒挤压用挤压模具,其第一内腔截面椭圆短轴a从入口到出口逐渐减小,属于等应变速率挤压模具,挤压过程中挤压速率恒定且坯料流动更加均匀,有利于提高挤压成品成型质量。且本实用新型的挤压模具能明显减小挤压死区,即挤压过程中位于挤压筒与挤压模交界处金属不发生塑性变形的区域减小,降低挤压死区在挤压成型过程中产生的负面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扁筒挤压用挤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扁筒挤压用挤压模具的大头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扁筒挤压用挤压模具的型材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扁筒挤压用挤压模具的模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扁筒挤压用挤压模具的使用状态图;
图7是现有平模的使用状态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扁筒挤压用挤压模具大头模入口与扁挤压筒轮廓图。
图中,1.大头模,2.型材模,3.模垫,4.挤压筒,5.死区,6.平模;
1-1.第一内腔,1-2.入口,1-3.出口;
2-1.第二内腔,3-1.第三内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扁筒挤压用挤压模具,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模垫3,模垫3一端面固定安装有型材模2,型材模2的另一端面固定安装有大头模1,如图2-3所示,大头模1中心开设有截面设置为椭圆形状的第一内腔1-1,第一内腔1-1设置有入口1-2和出口1-3,第一内腔1-1的截面椭圆长轴b保持不变,第一内腔1-1截面椭圆短轴a从入口1-2到出口1-3逐渐减小,大头模1设置出口1-3的一端面固定安装在型材模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程大学,未经西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405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