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食品制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40467.4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36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程朝辉;吴金花;段艳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绿晟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P30/20 | 分类号: | A23P30/20;A23P3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0215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加工工艺及其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食品制球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休闲食品的原料是由多种材料混合制成的,尤其是制成一定形状的小食品时需要多倒工序。而且是以制作成以速冻食品为主,如速冻芝麻球的制作工艺。
申请号为ZL201410247200.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布了一种食品制球工艺及设备,具体公布了:食品制球设备,包括一个进料斗、球形食品成型模具和输送带,输送带环绕在机架二端的转轴上,一端为主动轮,另一端为从动轮,由固定在机架上的减速电机带动主动轮转动,其中,所述的输送带上表面按序布满半球腔的下半球模具,作为下模输送带;所述的进料斗固定在机架的从动轮上方,在进料斗下方固定带有一排以上,每排二个以上半球腔的上半球模具,上半球模具随成型座气缸带动的成型活塞导管座上、下移动,完成上、下半球模具的合模或开启,其中,所述的上半球模具由气缸带动的定量模具、进料气缸带动的进料模具构成,上、下半球模具合模时,由成型气缸带动,压紧上、下半球模具并保压,成型食品小球;在机架上设有脱模加热器,成型食品小球随下模输送带移动,至主动轮端转向下半球模具的开口向下,脱模加热器设在下模输送带回转段的上方,该脱模加热器的下方设有出料输送带;食品小球随输送带转动至下半球模具开口朝下时,在所述的脱模加热器加热条件下,成型食品小球脱模,随出料输送带送至计量、包装。
但是此种制球设备存在以下缺陷:该制球设备仅能对同一尺寸的产品进行制球生产,对于其他尺寸的产品则无法生产,当需要生产另一种尺寸的制球设备时,需要重新更换生产线的生产设备,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食品制球装置,旨在兼容各种尺寸的制球设备,降低生产成本。具体地,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再提供一种食品制球装置,其中:包括:
进料单元,用以接收制球原料,并将所述制球原料传输至预定位置;
施压单元,包括一施压装置,用以于所述施压装置处于下压状态下对位于所述预定位置的所述原料进行施加压力,以使所述原料传输至成型区域;
成型单元,包括第一半球模具、第二半球模具,所述第一半球模具设置于所述施压单元的底端,所述第一半球模具啮合连接所述第二半球模具以形成所述成型区域。
优选地,上述的一种食品制球装置,其中,还包括,
传输单元,所述传输单元上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第二半球模具;所述传输单元与所述施压单元联动控制,于所述施压装置处于提升状态下,所述传输单元工作于传输状态。
优选地,上述的一种食品制球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半球模具、第二半球模具的模具界面为波浪形或锯齿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可调节的球型空腔,根据用户选择的制球尺寸计算形成与当前使用的球型空腔相匹配的下料量,以使一套生产设备可生产多个不同尺寸球型食品,减少生产设备的投入,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食品制球装置的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食品制球装置的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食品制球装置的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食品制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食品制球装置的控制方法及食品制球装置,旨在兼容各种尺寸的制球设备,降低生产成本。具体地,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食品制球装置的控制方法,其中:如图1所示,
步骤S110、根据用户的操作命令计算球型空腔的体积;当用户选择不同的制球尺寸时,其球型空腔的体积则不相同,例如当用户选择一号制球尺寸时,球型空腔的体积为V1;当用户选择二号制球尺寸时,球型空腔的体积为V2。当球型空腔的体积不同时,其所需要的填充原料也不相同。
步骤S120、根据所述体积、结合下料管口内直径计算形成下压装置的垂直位移量。较佳地,上述的基于食品制球装置的控制方法,其中:根据所述体积、结合下料管口内直径计算形成下压装置的垂直位移量:
其中具体方法为:
h=1.334(R/r)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绿晟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绿晟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404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鱼丸制造机
- 下一篇:一种卷接机的烟丝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