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叶揉捻机出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40359.7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004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吴明耀;蔡红兵;席阳红;杨朝林;颜麟沣;曾田田;张凤琼;李力;熊江;文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2 | 分类号: | A23F3/12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3 | 代理人: | 苟铭,杜朗宇 |
地址: | 644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揉捻机出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叶生产制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揉捻机出料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初制加工厂所用的茶叶揉捻机通常包括揉桶,可进行压力调整的压盖,揉盘,位于揉盘上的出料口和棱骨,及用于支撑的长脚,通过揉桶的转动和压盖的压力调整,将茶叶揉捻成条,当茶叶达到揉捻标准后,在揉捻机下方放置好簸箕或网布等接料工具,打开揉盘中间的出料口,随着揉桶的转动,达到出料的目的。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和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市场对茶叶制品的需求越来越趋向于优质化和安全化,对茶叶的不落地生产也逐渐成为必要要求。但现有技术中茶叶揉捻机一般不带有专用的出料装置,通过簸箕或网布等接取出料口掉落的茶叶的方式,及接料区域的空间限制导致茶叶落地现象频繁出现,使得茶叶品质安全受到影响,经济附加值大大降低。
同时,现有技术中以簸箕或网布等进行接料的方式操作自动化程度低,工作人员工作强度大,在揉捻机转动时进行接料操作有较大危险性,生产效率较低,规模化生产的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够实现茶叶不落地生产、且生产过程安全卫生,操作简便,生产效率较高的茶叶揉捻机出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茶叶揉捻机出料装置,其包括固定于揉捻机上的料斗(1)、位于料斗下方的平面输送机构(2),所述料斗(1)的一端开口与位于揉捻机揉盘(101)中间的出料口(102)相连,另一端通达平面输送机构(2)的输送面(21),所述料斗(1)为三面环绕、一面敞开的槽状,所述平面输送机构(2)设有独立开关,由电机带动。
优选的是:所述料斗(1)为三面环绕、一面敞开的斗形与具有两个槽边的倾斜槽的无缝连通体,该斗形位于中间的一面与倾斜槽的倾斜面相连形成连通面(111),其余两面分别与倾斜槽的槽边相连形成料斗(1)的侧面(112),所述侧面(112)在该斗形与倾斜槽的连通处形成弧度,所述料斗(1)与出料口(102)相连的一侧的开口即上端开口,大于其靠近输送面(21)的一侧的开口即下端开口。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下端开口的宽度为所述上端开口的宽度的1/3~2/3。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连通面(111)相对于所述输送面(21)的倾斜度为60~90°,不包括端点值90°。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侧面(112)的位于上端开口处的宽度(U2)为所述连通面(111)位于上端开口处的宽度(U1)的0.5~1.5倍。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侧面(112)的位于下端开口处的宽度(D2)为所述连通面(111)位于下端开口处的宽度(D1)的0.5~1.5倍。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连通面(111)位于上端开口处的宽度(U1)大于所述出料口(102)的口径。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平面输送机构(2)的输送面(21)的两侧设有挡板(22)。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平面输送机构(2)的输送面(21)的靠近所述料斗(1)的端部设有挡板(22)。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挡板(22)为倾斜状。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三面环绕的料斗能够有效将茶叶在出料时聚拢,防止茶叶出料时落地;同时可保证揉捻机在出料时不产生茶叶在出料口处堵塞的现象,优选方案中料斗包括倾斜的连通面,可使茶叶在出料过程中得到缓冲,既不会形成堆积堵塞,也不会直接落到平面输送机构上,防止因一次性下料过多而产生的茶叶落地现象;优选方案中平面输送机构上设有挡板,可进一步防止茶叶在下料及输送过程中出现落地现象;通过平面输送机构可将茶叶自动输送至便于操作的区域,极大地降低了现有技术中在运作中的揉捻机下取料的危险性,提高了揉捻机出料的自动化程度;本实用新型显著地降低了人力及时间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茶叶揉捻机及出料装置;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料斗及平面输送机构的优选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了除这两个部件外的其他部分;
其中:
1-料斗,2-平面输送机构,101-揉盘,102-出料口,103-揉桶,104-压盖,105-长脚,106-棱骨,107-接料工具,111-连通面,112-侧面,21-输送面,22-挡板,23-支撑架,U1-连通面111位于上端开口处的宽度,U2-侧面112位于上端开口处的宽度,D1-连通面111位于下端开口处的宽度,D2-侧面112位于下端开口处的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403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茶叶揉捻机
- 下一篇:一种自动控温糖果成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