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胶模直导套注油润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39561.8 | 申请日: | 201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262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谢初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百昌精密模具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2 | 分类号: | B21D37/12;B21D37/18;B21D3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胶 模直导套 注油 润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配件,具体是一种塑胶模直导套注油润滑结构。
背景技术
直线导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设备和精密仪器,作为其中重要部件,导套的精密度和耐磨性能都得到很大的提高。导套按形式通常包括中导套、直导套等。
直导套与导柱配合,对导柱起到导向作用。导套导柱属于精密零件,因而对生产工艺要求较高。但导套与导柱间磨损现象十分严重,尤其对于SGP导柱,与直导套间摩擦现象更加明显,这主要因为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导柱导套的润滑条件不佳,现有的润滑油加注方式基本都是人工涂油,工人定期将润滑油入涂到导柱表面或向直导套内滴加润滑油,这样不易使润滑油较均匀的填充到直导套内与导柱接触的各点,且需要停工,影响生产;二是直导套内散热条件差,导柱导套工作时发热现象明显,导致导柱导套受热体积增大,接触压力增大,磨损情况加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胶模直导套注油润滑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塑胶模直导套注油润滑结构,包括:直导套、油杯和注油道,所述油杯底部设置螺纹管,所述直导套上设置凸台,所述凸台内设置有车制内螺纹的通孔,螺纹管通过螺纹安装在凸台;所述注油道包括进油道和主油路,所述进油道为设置在直导套壁内的通孔,所述主油路为设置在直导套内圆周面上的凹槽,凹槽截面为矩形,且主油路沿直导套轴向呈螺旋形,主油路的起点端与进油道底端连通,进油道顶端与通孔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直导套设置两处凸肩,凸肩之间设置若干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阵列均匀布置在直导套外圆周面,且散热鳍片均沿径向呈放射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凸肩和散热鳍片均与直导套一体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注油道还包括出油道,所述出油道为沿轴向设置的凹槽,且出油道一端与主油路终点端连通,另一端贯穿至直导套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油路的截面形状也可为半圆形,且主油路的宽度或半径小于1.2m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油杯内设置油滤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直导套和散热鳍片的材质为高碳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直导套内设置螺旋状的主油路,润滑油通过主油路加注到直导套内,可保证导柱表面均匀的涂上润滑油,改善直导套与滑动导柱的润滑条件;
2、通过油杯注油,不仅操作简单,加油效率高,且在导柱导套处于工作状态时也依然能够加注润滑油,实现随时加注,无需停机,不影响正常生产;
3、直导套外设置散热鳍片,有效提高直导套散热面积,加快直导套导热,缓解导套导柱发热形变的状况,改善因发热引起的磨损加剧的情况;
4、可提高直导套和导柱的使用寿命,延长更换周期,降低检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塑胶模直导套注油润滑结构,包括:直导套2、油杯1和注油道,所述油杯1底部设置螺纹管12,所述直导套2上设置凸台21,所述凸台21内设置有车制内螺纹的通孔,螺纹管12通过螺纹安装在凸台21,使油杯1内部与通孔连通;所述注油道包括进油道22和主油路23,所述进油道22为设置在直导套2壁内的通孔,所述主油路23为设置在直导套2内圆周面上的凹槽,凹槽截面为矩形,且主油路23沿直导套2轴向呈螺旋形,主油路23的起点端与进油道22底端连通,进油道22 顶端与通孔连通,使油杯1、进油道22和主油路23相互连通,在注油时,通过油杯1将润滑油压入主油路23内,润滑油沿着螺旋形的主油路路径流动,最终填充整个主油路23,由于滑动导柱与直导套2间采用间隙配合,润滑油在流动过程中会部分从主油路23内流出,并填充到导柱表面,螺旋形的路径可保证导柱表面均匀的涂上润滑油,而通过油杯注油,不仅操作简单,且在导柱导套处于工作状态时也依然能够加注润滑油,实现随时加注,无需停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百昌精密模具配件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百昌精密模具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395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桥架配件连接片自动生产线
- 下一篇:上下模自适应折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