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线补强线夹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38965.5 | 申请日: | 2017-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28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顾乐;郭广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宏光供电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M1/12 | 分类号: | B60M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265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线 补强线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气化铁路接触线路,具体涉及一种导线补强线夹。
背景技术
高速列车是通过受电弓从接触网获取电能,驱动牵引电机运行的。受电弓可靠地接触是保证高速受流的重要条件。接触网和受电弓在机械和电气上密切相关,只要其中之一出现问题,都会破坏正常的受流特性。受电弓和接触网一旦发生事故,将会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根据铁路技术规范要求,当接触导线的磨损到一定程度,必须更换,接触导线的局部快速磨损,易造成线路维修成本的增加。在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系统中,接触导线与电力机车受电弓高速接触受流过程中,由于对接触导线定位、悬挂的零部件重量形成局部压力,使得这些连接点磨损量超过接触线正常平均值,形成超磨损部位L(如图8所示,导线100通过定位线夹200固定,在定位线夹200前后L范围内形成超磨损部位),直接影响接触导线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接触导线与电力机车受电弓高速接触受流过程中,必须与导线上的超磨损部位接触,导致接触导线的使用寿命低的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导线补强线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导线补强线夹,它包括补强板组、两个平衡悬吊线夹及两个固定线夹,所述补强板组包括两个补强板,两个固定线夹并排设置在导线上,且分别位于定位线夹的前方和后方,两个补强板关于导线对称设置,且同时与两个固定线夹固接,两个补强板的底面与导线底面位于同一平面,补强板组的两端各通过一个平衡悬吊线夹固接在承力索下方。
进一步地,导线上超磨损部位的长度小于补强板的长度。
进一步地,每个补强板的两端底面均为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弧形过渡面。
进一步地,所述补强板中部开设有若干弧形通槽,定位线夹上的固定螺栓搭接在弧形通槽上。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通槽的数量为四个。
进一步地,补强板与固定线夹之间通过螺栓固接。
进一步地,所述平衡悬吊线夹与补强板之间通过销钉可转动固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
1、利用补强板及固定线夹对导线超磨损部位进行补强加固,受电弓通过时不会与导线上的超磨损部位接触,有效的保护了导线的超磨损部位,接触导线的使用寿命提高了30%。平衡悬吊线夹可以消除因补强板及固定线夹的重量带来的新硬点。
3、本实用新型通过200万次振动试验和50万次疲劳试验,未发生磨损、脱落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图2的仰视示意图;
图5为图2的左视示意图;
图6为图2的右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图8为现有技术中超磨损部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7说明本实施方式,一种导线补强线夹,它包括补强板组、两个平衡悬吊线夹1及两个固定线夹2,所述补强板组包括两个补强板3,两个固定线夹2并排设置在导线100上,且分别位于定位线夹200的前方和后方,两个补强板3关于导线100对称设置,且同时与两个固定线夹2固接,两个补强板3的底面与导线100底面位于同一平面,补强板组的两端各通过一个平衡悬吊线夹1固接在承力索300下方。
利用补强板3及固定线夹2对导线100超磨损部位进行补强加固。平衡悬吊线夹1可以消除因补强板3及固定线夹2的重量带来的新硬点。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导线100上超磨损部位的长度小于补强板3的长度。其它组成与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2、7说明本实施方式,每个补强板3的两端底面均为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弧形过渡面31。如此设计,保证受电弓通过时不与补强板3发生碰撞,避免发生新的超磨现象。其它组成与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2、3、7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补强板3中部开设有若干弧形通槽32,定位线夹200上的固定螺栓搭接在弧形通槽32上。如此设计,安装补强板3时,通过弧形通槽32的设计,对补强板3进行初始定位,补强板3安装好后,在导线100与电力机车受电弓高速接触受流过程中,定位线夹200上的固定螺栓搭接在弧形通槽32上,可以进一步保证补强板3安装的牢固性,防止受流过程中补强板3发生位置窜动而影响对超磨损部位的保护。其它组成与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宏光供电器材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宏光供电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389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汽车电能共享系统
- 下一篇:一种防脱型定位线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