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垃圾低温热解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38389.4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9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汤云海;王式清;段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燊永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 |
代理公司: | 昆明祥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3114 | 代理人: | 施建辉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龙泉路***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温热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领域,尤其涉及垃圾低温热解系统。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如何对生活垃圾迅速清除,进行无害处理并加以合理利用,已经是当前世界各种共同关注的迫切问题之一,而所使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中,垃圾热解技术被各国普遍认为是生活垃圾处理中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一种新型垃圾处理方式,其发展与改进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目前的垃圾热解技术中,普遍存在的技术问题是,生活垃圾干燥过程和燃烧初阶段,若氧气不足,会生成二恶英前驱物和含氯前体物,进而反应成二恶英,含氯前体物分子通过重排、自由基缩合、脱氯及其它分子反应等过程也会生成PCDD和PCDF,二恶英属于公认的一级致癌物,即使微量也能在体内长期蓄积,对人类的身体健康有致命损害,因此是急需加以改进和解决的问题,同时,经过热解后的生活垃圾往往需要进一步污水处理技术后才能达到国家要求的排放标准,而目前的热解技术常为单一技术,在进行后续处理和操作十分不便,垃圾的处理效果也随之降低,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目前生活垃圾热解技术中存在的由于氧气不足而容易反应产生二恶英的问题,且由于热解系统与污水处理系统分离而造成的操作不便,垃圾处理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垃圾低温热解系统。
垃圾低温热解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热解炉、冷却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三个部分,热解炉通过冷却系统与污水处理系统相连接,其中:
所述的热解炉包括第一燃室和第二燃室,第一燃室上设置有进料口和炉排,所述的第二燃室水平设置在第一燃室上方,第二燃室与第一燃室内部连通,第二燃室上设置外部助燃系统;
所述的冷却系统包括密封管道和喷头,密封管道与第二燃室相连接,喷头安装在密封管道上,并使喷头伸入管道当中;
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水箱和排气系统,水箱前端与密封管道相连接,后端与排气系统相连接;所述的水箱内部从前端到后端依次用隔板分隔为水下混合排气区、过滤段、沉淀区、油池和尾气区,水箱前端外侧设置进水口,水下混合排气区与密封管道相通,沉淀区通过过滤段与水下混合排气区相连接,油池设置在沉淀区上方,油池与沉淀区连接处设置油面,油面与油池顶部齐高;所述的排气系统包括异味排气管道和存水弯,异味排气管道进气口设置在水下混合排气区上方,出气口设置在尾气区,所述的存水弯与尾气区相通。
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底端设置一排水管道,排水管道上依次设置清水出口、污水出口、沉淀水出口,油污出口和过滤水出口,清水出口设置在进水口下方,与水箱相连接,污水出口与水下混合排气区相连接,沉淀水出口与沉淀区相连接,油污出口与油池相连接,过滤水出口与存水弯相连接。
所述的喷头为碱液雾滴喷头,碱液雾滴为雾化碱液Ca(OH) 2。
所述的外部助燃装置由油料罐和外部点火装置组成。
所述的第一燃室和第二燃室外部均包裹浇注料。
所述的存水弯两端均设置管式除雾器。
所述的异味排气管道的进气口设置滤网。
所述的存水弯的入水口下方设置穿流板。
本实用新型的垃圾低温热解系统,设计科学,采用双燃室热解炉结构,利用炉排,确保提供充足的氧气,有效减缓了生活垃圾干燥过程和燃烧初阶段因为氧气不足而生成二恶英的弊端,降低环境污染,同时热解炉与污水处理系统结合,对生活垃圾进行一体化处理,有效提高处理生活垃圾的效率,确保尾气达到国家现行排放标准限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垃圾低温热解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第一燃室1,第二燃室2,进料口3,炉排4,密封管道5,喷头6,排水管道7,穿流板8,水下混合排气区9,沉淀区10,油池11,尾气区12,进水口13,异味排气管道14,存水弯15,管式除雾器16,清水出口17,污水出口18,沉淀水出口19,油污出口20,过滤水出口21,油料罐22,外部点火装置23,观察口24,浇注料25,检查口26,过滤段27,隔板2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燊永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南燊永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383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垃圾分选机
- 下一篇:一种有机垃圾生化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