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口咽通气道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37839.8 | 申请日: | 201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624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张钦;王霞;李伦兰;张倩;孙洁;程秀梅;唐玉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M1/00;A61M11/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孙琴 |
地址: | 23002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凸块 通气导管 口咽 环形限位凸起 本实用新型 口咽通气道 环形硅胶 给氧孔 雾化器 吸痰孔 给氧 牙垫 翼缘 隔板 接头插入 吸痰通道 给氧管 舒适度 凸出的 吸痰管 直线段 上套 脱管 外接 雾化 吸痰 限位 分隔 牙齿 外围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口咽通气道,包括翼缘和口咽通气导管,翼缘前端中心设有一个向前凸出的连接凸块,连接凸块上设有并排的给氧孔和吸痰孔,给氧孔用于连接外部给氧管,吸痰孔用于插入吸痰管,连接凸块用于外接雾化器的接头,雾化器的接头插入连接凸块外围且能完全包裹住整个连接凸块,口咽通气导管内部通过一个隔板分隔为两个独立的吸痰通道和给氧通道,口咽通气导管的直线段上套有一个环形硅胶牙垫,环形硅胶牙垫的后侧还设有一个环形限位凸起,使用时环形限位凸起位于牙齿后侧进行限位。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能根据需要进行吸痰、给氧或雾化操作,且能有效防止脱管,舒适度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新型口咽通气道。
背景技术
口咽通气道又称口咽导气管或口咽通气管,为一种非气管导管性通气管道,是最简单、有效且经济的气道辅助物。在临床急救时及全麻术后复苏当中应用广泛。口咽通气管为扁管形人工气道,呈弯曲状,其弯曲度与舌及软颚相似。
传统的口咽通气道为硬质材质制成,由于材料特别硬,很难放入人体,放入后不适感特别严重,容易压迫局部组织,易导致溃烂,容易损伤局部粘膜。且传统的口咽通气道是使用胶布在其上缠绕一圈,再将胶布固定在脸上,此种固定方式存在以下缺点:①固定不牢固,容易脱出,起不到通气的作用;②胶布在脸部固定,影响舒适,敏质体质容易过敏,严重者使局部皮肤溃烂。此外,传统的口咽通气道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脱出,增加了病人的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口咽通气道。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口咽通气道,包括翼缘和与所述翼缘后端相连接的口咽通气导管,所述口咽通气导管靠近所述翼缘的一段为直线段、远离所述翼缘的一段为弯曲段,所述翼缘前端中心设有一个向前凸出的连接凸块,所述连接凸块上设有并排的给氧孔和吸痰孔,所述给氧孔用于连接外部给氧管,所述吸痰孔用于插入吸痰管,所述连接凸块用于外接雾化器的接头,所述雾化器的接头插入连接凸块外围且能完全包裹住整个连接凸块,所述口咽通气导管内部通过一个隔板分隔为两个独立的吸痰通道和给氧通道,所述吸痰通道与吸痰孔相连通,所述给氧通道与给氧孔相连通,所述口咽通气导管的直线段上套有一个环形硅胶牙垫,所述环形硅胶牙垫用于患者牙齿咬合,所述环形硅胶牙垫的后侧还设有一个环形限位凸起,使用时所述环形限位凸起位于牙齿后侧进行限位,防止口咽通气导管脱出;所述翼缘上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上连接有固定衬带,所述固定衬带外包覆有棉套。
所述连接凸块的截面外形呈腰型孔形状。
所述翼缘、口咽通气导管、隔板和连接凸块一体成型。
所述口咽通气导管外包覆一层软硅胶层。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口咽通气道,其在口咽通气导管的直线段上套有一个环形硅胶牙垫,用于患者牙齿咬合,防止损伤牙齿,有效保护牙齿;同时在环形硅胶牙垫的后侧设有一个环形限位凸起,使用时该环形限位凸起位于牙齿后侧进行限位,能有效防止口咽通气导管脱出。同时,在翼缘上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孔,在固定孔上连接有固定衬带,使用时通过两个固定衬带缠绕在患者头部打结,即可实现该口咽通气道的固定,固定方便牢靠,且在固定衬带外包覆有棉套,通过棉套与患者头部接触,增加患者舒适度。此外,在翼缘前端设有一个向前凸出的连接凸块,通该连接凸块可与雾化器的接头相连接,实现雾化操作;且在连接凸块上设有给氧孔和吸痰孔,在使用时能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时进行给氧和吸痰操作,功能多样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翼缘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378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管切开术后用护理围兜
- 下一篇:一种临床麻醉面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