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库分布式光导纤维传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37363.8 | 申请日: | 201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281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成栋;盛金保;袁辉;刘检生;向衍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成栋 |
主分类号: | G01B11/16 | 分类号: | G01B11/1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3 | 代理人: | 王华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接收器 光纤导管 光导纤维 云服务器 本实用新型 传感系统 计算机 光电转换器 同一水平线 坝体表面 光发射器 坡面坡度 全面监测 全面监控 水库坝体 水平布设 通信连接 远程监测 水库 墙体 变形 预警 转换 监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库分布式光导纤维传感系统,包括云服务器、光发射器、若干组光纤导管和若干光接收器,光接收器经光电转换器转换为电信号并连接到本地计算机,本地计算机与云服务器通信连接;光纤导管水平布设于水库坝体坡面的墙体内,若干组光纤导管沿坡面坡度分布。本实用新型采用分布式光导纤维监测坝体表面变形,通过设计多组光纤导管实现了纵向的全面监测,而在同一水平线上设计多个光接收器实现了横向的全面监控,光接收器通过与本地计算机和云服务器的连接实现本地化预警和远程监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和通信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水库分布式光导纤维传感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大坝工程的复杂性、运行环境变化的随机性以及极端气候、地震、工程老化、管理薄弱等不利因素影响,在当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要完全杜绝土大坝运行事故的发生几乎不可能做到,也无必要,水库大坝出险甚至溃决的事故还会长期存在,关键是如何从隐患警兆出现时加强工程安全隐患排查,突发事件监测预警,做好事故防范和隐患及时处置。
对于大坝墙体形变、裂缝、塌陷的检测目前仍然停留在人工巡检阶段,实现全面的自动化检测仍然面临诸多技术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光导纤维传感报警坝体墙面形变的分布式传感系统。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库分布式光导纤维传感系统,包括云服务器、光发射器、若干组光纤导管和若干光接收器,所述光接收器经光电转换器转换为电信号并连接到本地计算机,本地计算机与云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光纤导管水平布设于水库坝体坡面的墙体内,若干组光纤导管沿坡面坡度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光纤导管包括塑料管体、设于管体内的至少一根光纤、以及灌注入管体内固定光纤的树脂填充物。管体主要起方便铺设、保护的作用,通过添加树脂填充物,实现光纤的封装,增加其对形变的感受力。
进一步地,所述光纤导管每水平延伸一段距离设一个分支处,分支处分别连接光接收器和分支光纤导管。该设计有利于感测坝体水平方向的形变位置,如不进行该设计,只能监测出坝体某水平线上存在裂缝或形变,但无法确定具体的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光纤导管埋设在墙体内距离表面5-10cm。
本实用新型光接收器将光信号接受后转换为电信号,按时序存入本地计算机数据库中,当信号基于数据库历史信息在一定阈值外发生较大变动时,即启动报警模块,报警模块一方面会在本地计算机局域网内发布报警,同时将该报警信号同步到云服务器中。
本实用新型采用分布式光导纤维监测坝体表面形变,通过设计多组光纤导管实现了纵向的全面监测,而在同一水平线上设计多个光接收器实现了横向的全面监控,光接收器通过与本地计算机和云服务器的连接实现本地化预警和远程监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光纤导管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水库分布式光导纤维传感系统,包括云服务器1、光发射器2、若干组光纤导管5和若干光接收器3,光接收器3经光电转换器转换为电信号并连接到本地计算机4,本地计算机4与云服务器1通信连接;光纤导管5水平布设于水库坝体6坡面的墙体内5-10cm处,若干组光纤导管沿坡面坡度分布。
光纤导管5包括塑料管体、设于管体内的至少一根光纤51、以及灌注入管体内固定光纤的树脂填充物52。管体主要起方便铺设、保护的作用,通过添加树脂填充物,实现光纤的封装,增加其对形变的感受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成栋,未经刘成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373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