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力试验机加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37114.9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565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方继伟;陈立平;干啸洪;谢玲儿;朱建朝;顾俊钢;胡杭;丁焕桥;李喜燕;周可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交通建设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源天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73 | 代理人: | 闫冬,段守富 |
地址: | 31512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力 试验 加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力试验机加载装置。
背景技术
压力试验机主要用于材料或者构件的力学性能试验,现有压力试验加载设备是将试块或试件放置于加载台上,对试块或试件施加统一的荷载,荷载施加后均摊到加载表面,试块表面荷载呈均匀分布,无法获取其他形式的荷载。
现有的压力试验机采用刚性压板加载头,试件在压力机上受压时,在沿加荷方向发生纵向变形的同时,也会产生横向膨胀,加载头钢材料与试件材料在受到荷载后抗变形能力不同,因而在加载头与试件的受压面形成摩擦力,对试件的横向膨胀起着约束作用,这种约束作用称为环箍效应,其受压面附加荷载情况如图1所示。环箍效应会导致加载头与试件接触面存在附加变形荷载,从而使得试件受力与预想情况不同,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鉴于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压力试验机加载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压力试验机加载装置,包括外壳和加载部,所述外壳和加载部均为方形,所述加载部安装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加载部包括方形固定底盘和多个方形加载块,所述加载块呈纵横交错排列在所述固定底盘上,且所述加载块的行数与列数相等,相邻的所述加载块之间具有缝隙。
较佳的,每个所述加载块通过一活塞连接件与所述固定底盘连接,所述固定底盘上设有多个贯通的活塞孔,用于安装所述活塞连接件,所述活塞孔位置和数量与所述加载块对应。
较佳的,所述活塞连接件包括活塞和接头,所述活塞和接头之间设有连杆,所述活塞安装在所述活塞孔内,所述加载块一面的中部设有连接槽,所述接头安装在所述连接槽内。
较佳的,所述接头和所述连接槽之间具有缝隙,所述加载块具有活动空间。
较佳的,所述接头为球形,所述连接槽为球形凹槽,所述加载块具有转动空间。
较佳的,所述活塞孔上设有内衬垫圈,用于调节所述活塞孔的大小。
较佳的,所述加载块的行数为5~20行,列数为5~20列。
较佳的,所述加载部共有100个所述加载块,所述加载块的排列方式为10 ×10排列。
较佳的,所述外壳和所述固定底盘之间形成压力腔,所述外壳侧面设有与所述压力腔连通的加压管,所述压力腔内通入加压介质。
较佳的,所述加压介质为液压油或压缩空气。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压力试验机加载装置通过模块化加载方式对试件加压,单个加载块可独立加压,且加载块之间具有活动缝隙,从而最大程度减小环箍效应的影响,提高压力加载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2,通过压力介质实现加压,可以准确调节加载压力,且加载块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加载块在试件界面上可以各自独立移动,与试件表面贴合,减小试验误差。
3,在所有加载块大小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改变活塞孔的大小,实现对加载块上荷载的大小调节,从而使同一试件的不同位置可以受到不同荷载,模拟实际受力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现有压力试验机加载时试件受压面附加荷载的受力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压力试验机加载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实施例二中压力试验机加载装置的仰视图;
图4是实施例二中压力试验机加载装置的主视图;
图5是实施例二中加载块和活塞连杆的结构图;
图6是实施例二中固定底盘的结构图;
图7是实施例三中一组加载块和活塞连杆的爆炸图;
图8是使用实施例六压力试验机加载装置时试件的受力图;
图9是使用实施例七压力试验机加载装置时试件的受力图。
图中数字表示:
1.外壳 2.加压管 3.加载块 4.活塞 5.固定底盘 6.活塞孔 7.接头 8.连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一种压力试验机加载装置,包括外壳1和加载部,所述外壳1 和加载部均为方形,加载部安装在外壳1内,连接部位形成密封。所述外壳1 和加载部之间形成压力腔,外壳1侧面设有加压管2,加压管2一端与压力腔连通,另一端连接外部压力管路,加压介质从加压管2进入压力腔内,对加载部施加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交通建设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交通建设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371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冲击实验装置以及冲击实验系统
- 下一篇:纸箱夹持实验装置平衡调整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