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铜带收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36806.1 | 申请日: | 201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31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凯安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47/04 | 分类号: | B21C47/04;B21C4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吴称生 |
地址: | 3354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带收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带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铜带收带装置。
背景技术
铜带是一种金属元件,产品规格有0.1~3×50~250mm各种状态铜带产品,由于其导电导热和耐腐蚀性能较好,主要用于生产电器元件、灯头、电池帽、钮扣、密封件、接插件,主要用作导电、导热、耐蚀器材。如生产电气元器件、开关、垫圈、垫片、电真空器件、散热器、导电母材及汽车水箱、散热片、气缸片等各种零部件等;铜带在生产加工后通常需要收卷好,方便运输和使用,现有技术中的铜带收带装置一般包括滚动收卷的收带轮,综合功能较弱,并且没有清灰装置,铜带表面会附着较多灰尘,对铜带后期的使用存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加以改进。
经检索,授权号为CN 205701900 U的中国授权专利,发明名称:一种铜带收带装置;包括机架、若干张紧辊、收带辊、若干传感器模块、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张紧辊平行地设置于机架上,张紧辊将待收卷的铜带在第一驱动电机的驱动下传送至收带辊上,第二驱动电机驱动收带辊转动,完成铜带的收带工作,传感器模块设置于张紧辊上。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综合功能强,提高了铜带收带的效率和质量,使用效果好;但铜带的上表面很容易附着上灰尘,灰尘被收带辊卷入铜带内部,对后期铜带的使用存有一定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铜带收带装置,该装置通过第三张紧辊与收带辊的作用,使铜带与水平线形成一定的角度,同时在毛刷轮作用,将铜带上表面的灰尘一次性去除,最后被收带辊所收卷,减少铜带上的灰尘,保证了铜带在后期使用时的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铜带收带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端一侧设有第一张紧辊,所述壳体上端另一侧设有第二张紧辊,所述壳体上部远离第一张紧辊的一端设有第三张紧辊,所述壳体内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设有通孔,所述隔板的一侧设有毛刷轮,所述壳体远离第一张紧辊的一侧设有毛刷电机,所述毛刷电机与毛刷轮传动连接,所述毛刷轮下方设有收尘箱;所述壳体远离毛刷电机的一侧下部设有收带电机,所述隔板远离毛刷轮的一侧设有收带辊,所述收带辊与收带电机传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带辊下侧设有激光传感器,所述激光传感器与收带电机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毛刷轮旋转方向与收带辊转动方向相反。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张紧辊下端设有铜带,所述铜带依次穿过第二张紧辊、第三张紧辊、通孔,与收带辊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张紧辊与收带辊上的铜带与水平线形成一定夹角,所述夹角范围为40°~50°。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尘箱尾端设置有吸尘装置。
本实用新型中的有益效果是:壳体内部被隔板所隔开,毛刷轮在毛刷电机的带动下可刷去铜带上表面的灰尘,刷下后的灰尘被收尘箱所吸收,毛刷轮旋转方向与铜带移动方向相反,增大刷下灰尘的力度,刷完灰尘后的铜带穿过隔板上的通孔,被收带辊所收卷,收带辊上的激光传感器可感应收带辊上是否有铜带运转,若没有时,则控制收带电机停止转动,壳体上端的第一张紧辊、第二张紧辊、第三张紧辊起到拉紧铜带作用,第三张紧辊与收带辊上的铜带与水平线形成夹角范围为40°~50°,使刷下的灰尘直接被收尘箱所吸收,不会出现灰尘的二次粘附;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三张紧辊与收带辊的作用,使铜带与水平线形成一定的角度,同时在毛刷轮作用,将铜带上表面的灰尘一次性去除,最后被收带辊所收卷,减少铜带上的灰尘,保证了铜带在后期使用时的性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铜带收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第一张紧辊、3-第二张紧辊、4-第三张紧辊、5-收带辊、6-毛刷轮、7-毛刷电机、8-收带电机、9-收尘箱、10-激光传感器、11-隔板、12-钢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凯安智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凯安智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368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