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媒体教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35924.0 | 申请日: | 201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82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李俭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B5/02 | 分类号: | G09B5/02;G06F1/20 |
代理公司: | 重庆谢成律师事务所50224 | 代理人: | 邬剑星 |
地址: | 4022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媒体 教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学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多媒体教学系统。
背景技术
在当今教学环境中,不少教学装置都是依赖于计算机而实现的,其一般包括计算机、投影仪及投影屏幕,计算机包括固定在教师讲台上的显示器及设在讲台下的主机,投影仪、显示器均通过VGA线与主机相连,主机将相关教学信息同时显示在投影仪及显示器上,供教师和学生阅览。目前的问题是,由于教室里人流量大,造成的灰尘也大,灰尘容易从机箱散热口进入机箱内,灰尘堆积可能引起主机元器件发生损坏,降低了计算机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媒体教学系统,有效防止灰尘进入机箱,防止计算机元器件会因灰尘堆积而发生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包括计算机及投影仪,所述计算机包括固定在讲台上的显示器及设在讲台下的主机,所述投影仪、显示器均分别与主机相连;所述主机包括机箱,所述机箱为由一块底板、两块侧板、一块顶板、一块前板和一块后板共同围成的箱体;所述顶板上开有第一散热口,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二散热口;所述第一散热口中设有用于将箱体内空气抽至外界的散热风机;所述第一散热口中位于散热风机内侧安装有电吸尘组件,所述第二散热口中设有防尘罩。
进一步,所述电吸尘组件包括正极金属防尘网和负极金属防尘网,所述正极金属防尘网和负极金属防尘网平行正对形成电容,电容的两极分别与供电模块的正极和负极连接,所述负极金属防尘网位于正极金属防尘网的上方。
进一步,还包括吊杆和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套在吊杆的下端;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杆和用于驱动升降杆垂直升降的推杆电机;所述升降杆的底端连接有安装盘,所述安装盘与投影仪连接。
进一步,所述投影仪上设有用于探测投影仪离地距离的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一处理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推杆电机的信号输入端与处理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相连,所述处理控制器通过通信器与计算机相连并接收来自计算机的控制指令。
进一步,所述推杆电机通过齿轮变速箱与升降杆传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安装盘与投影仪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距离传感器为无线激光距离传感器结构。
进一步,所述投影仪的底部设有用于安装距离传感器的安装卡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多媒体教学系统,散热风机工作时,外界的冷风通过第二散热口进入箱体内,箱体内的热风通过第一散热口流至外界,从而实现机箱的散热;由于第二散热口设有防尘罩,能够在散热时阻挡外界灰尘从第二散热口进入箱体内;此外,由于第一散热口中设有电吸尘组件,电吸尘组件启动时能够吸附从第一散热口中落下的灰尘,阻挡外界灰尘从第一散热口进入箱体内;本实用新型有效防止灰尘进入机箱,防止计算机元器件会因灰尘堆积而发生损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吸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包括计算机及投影仪,所述计算机包括固定在讲台上的显示器11及设在讲台下的主机12,所述投影仪2、显示器11均分别与主机12相连;所述主机12包括机箱,所述机箱为由一块底板121、两块侧板122、一块顶板123、一块前板124和一块后板125共同围成的箱体;所述顶板123上开有第一散热口123a,所述底板121上设有第二散热口121a;所述第一散热口123a中设有用于将箱体内空气抽至外界的散热风机31;所述第一散热口123a中位于散热风机31内侧安装有电吸尘组件,所述第二散热口121a中设有防尘罩32;防尘罩32可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贴合设置的上布层、海绵层和下布层;散热风机工作时,外界的冷风通过第二散热口进入箱体内,箱体内的热风通过第一散热口流至外界,从而实现机箱的散热;由于第二散热口设有防尘罩,能够在散热时阻挡外界灰尘从第二散热口进入箱体内;此外,由于第一散热口中设有电吸尘组件,电吸尘组件启动时能够吸附从第一散热口中落下的灰尘,阻挡外界灰尘从第一散热口进入箱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359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慧交通车库管理系统
- 下一篇:基于计算机的教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