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边旋转式弧形锁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35680.6 | 申请日: | 201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4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军;李国强;李正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光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63/00 | 分类号: | E05B63/00;E05B9/00;E05B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518117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边 旋转 弧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边旋转式弧形锁。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弧形锁,其结构比较复杂,维修非常困难,其对垂直度要求较高,角度不易调节。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方便调节角度的弧形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边旋转式弧形锁,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实现角度的调节。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单边旋转式弧形锁,包括设置在第一壳体上的调节机构以及设置在第二壳体上的拉紧机构,调节机构包括与第一壳体转动连接的弧度调节器,弧度调节器沿其周向设置有多个用于调节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角度的凸起,凸起上设置有凹槽,拉紧机构包括与凹槽相配合用于锁定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调节杆。
其中,凸起的数量为九个,九个凸起沿弧度调节器的周向均匀设置,九个凸起的径向长度沿弧度调节器的周向逐渐增加。
其中,弧度调节器通过旋转轴与第一壳体转动连接,旋转轴在弧度调节器的上下两端均套设有轴承。
其中,第一壳体设置有用于安装弧度调节器的容纳槽,容纳槽的上部设置有盖板。
其中,旋转轴在盖板的上部设置有用于调节弧度调节器旋转角度的第一旋钮以及用于固定第一旋钮的螺母。
其中,调节杆的一端设置有卡头,调节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旋钮;上锁时,按下第二旋钮,使得卡头穿过凹槽,旋转第二旋钮,使得卡头与凹槽交错设置,以锁定弧度调节器;解锁时,旋转第二旋钮,使得卡头与凹槽平行设置,第二旋钮向外移动,使得卡头从凹槽内脱出,以解锁弧度调节器。
其中,拉紧机构还包括与第二壳体固定连接的固定座以及与固定座螺纹连接的把手;上锁时,旋转把手,使得把手相对固定座向外移动,直至把手与第二旋钮相抵触,以拉紧调节杆,进而锁定弧度调节器;解锁时,反方向旋转把手,使得把手相对固定座向内移动,直至把手与第二旋钮相分离,以松开调节杆,进而解锁弧度调节器。
其中,调节杆上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旋钮和把手相抵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单边旋转式弧形锁通过与第一壳体转动连接的弧度调节器实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角度的调节,通过拉紧机构来实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锁定,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实现角度的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边旋转式弧形锁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边旋转式弧形锁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边旋转式弧形锁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边旋转式弧形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边旋转式弧形锁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调节机构的俯视图。
图7是图6中AA剖面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弧度调节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弧度调节器的俯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边旋转式弧形锁的解锁状态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边旋转式弧形锁的上锁状态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调节机构的角度调节状态示意图一。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调节机构的角度调节状态示意图二。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调节机构的角度调节状态示意图三。
附图标记如下:
10-调节机构;11-弧度调节器;111-凸起;112-凹槽;12-旋转轴;13-轴承;14-盖板;15-第一旋钮;16-螺母;20-拉紧机构;21-调节杆;211-卡头;22-第二旋钮;23-固定座;24-把手;25-弹簧;30-第一壳体;31-容纳槽;40-第二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14并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单边旋转式弧形锁,包括设置在第一壳体30上的调节机构10以及设置在第二壳体40上的拉紧机构20。如图2、图6和图7所示,调节机构10包括与第一壳体30转动连接的弧度调节器11,弧度调节器11沿其周向设置有多个用于调节第一壳体30和第二壳体40之间角度的凸起111,凸起111上设置有凹槽112。如图3所示,拉紧机构20包括与凹槽112相配合用于锁定第一壳体30和第二壳体40的调节杆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光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光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356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