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调温双层针织内衣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34421.1 | 申请日: | 2017-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16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仲;李允军;李洪;欧锦蓥;史志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利郎(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10 | 分类号: | D04B1/10;D04B1/14;D04B1/18;D04B2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2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调温 双层 针织 内衣 面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纺织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调温双层针织内衣面料。
背景技术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衣服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化,开发具有特殊功能性的织物,是服用纺织品目前的重要发展方向。相变调温织物是指在纺织品内添加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能够发生相变的物质,相变物质在体表温度较高时,相变吸热,在体表温度较低时,相变放热,从而能够持续调节体表温度,实现了智能调温。相变调温织物,能够提升衣物穿着的温热舒适度,使体表温度保持在最合适的范围内。
现有的相变调温纺织品,多为简单的直接采用、与常用纤维混纺制成、与常用纤维构成多层面料等,如中国专利CN103161015A公开了一种智能调温舒适性针织织物的织造方法,以提花穿纱结合变化罗纹与变化平针的复合组织进行织造,变化罗纹组织采用相变粘胶/ 细旦粘胶/ 细旦双抗腈纶混纺纱交替编织,变化平针组织采用细旦粘胶纱与氨纶丝编织,达到增效调温,细腻贴肤,柔暖适宜的效果。但此方法由于采用了其它纤维交织,因此降低了相变粘胶纤维的含量,使面料相变调温效果受到了限制。中国专利CN20313707U公开了一种具有蓄能冷热智能功能的泳衣面料,包括表层的黏合有相变调温微胶囊的双向智能调温纤维高密面料、里层的里料和填充在面料和里料之间的填充物,所得面料能够较好的满足人们对产品温度调节功能的需求。但层压面料往往存在手感较硬、相变功能可能会受到层压树脂的影响等缺点。
此外,设计调温面料时,还应该尽量考虑将其内外层采用不同的面料,内层面料要求导热性好,便于吸收人体散发的热,而外层面料应该具有一定的阻热作用,以便充分利用调温面料吸收的人体散热,避免热的浪费,从而使相变调温纤维能够充分发挥其性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调温双层针织内衣面料。
本面料采用针织双层结构,内层即亲肤层采用相变粘胶纱线,外层采用绸丽纱线,中间通过氨纶以集圈结构连接内外双层组织。
绸丽是东洋纺公司的商品名,是由1.0T以下的超细纤维构成,具有非常柔软的触感,且由于采用了较轻的原料,因此具有轻量感,此外绸丽还具有优越的保温性能和吸湿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绸丽纱线的细度为40—50S。
进一步地,所述绸丽纱线为紧密赛络纺纱线。
进一步地,所述相变粘胶纱线的细度为40—50S。
进一步地,所述相变粘胶纱的相变温度范围为26—30℃。
进一步地,所述氨纶细度为20—40D。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采用针织双层结构,内层完全采用相变粘胶纱线,可根据人体温度变化调节体表微环境,使体表保持在舒适的温度范围内。外层采用绸丽纱线,能够起到隔温的作用,降低了环境温度对体表微环境的影响,使相变粘胶能够充分利用人体散发的热量进行相变,继而进行温度调节,从而能充分发挥其相变调温的功能性。除功能性以外,本面料内外层通过氨纶连接,赋予面料良好的弹性,穿着更加舒适,所采用的纱线也非常适合贴身穿着,且非常适合用于内衣面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外层,2,内层,3,中间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智能调温双层针织内衣面料,如图1所示,采用针织双层结构,外层1采用绸丽纱线,内层即亲肤层2采用相变粘胶纱线,中间层3为氨纶,以集圈结构连接内外双层组织。其中绸丽纱线的细度为40—50S的紧密赛络纺纱线,相变粘胶细度为40—50S,相变温度范围为26—30℃,氨纶细度为20—40D。外层采用绸丽纱线,能够起到隔温的作用,降低了环境温度对体表微环境的影响,使相变粘胶能够充分利用人体散发的热量进行相变,继而进行温度调节,从而能充分发挥其相变调温的功能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思路及方法,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归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利郎(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利郎(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344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纺织线润滑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采用两步法合成Yb2Si2O7粉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