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降温式高效烟气脱硫除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34089.9 | 申请日: | 201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308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淑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鑫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50 | 分类号: | B01D53/50;B01D53/78;B01D53/75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7252 | 代理人: | 陈海滨 |
地址: | 2664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温 高效 烟气 脱硫 除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硫除尘相关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降温式高效烟气脱硫除尘器。
背景技术
如今,陶瓷行业粉料制备基本上使用喷雾干燥塔技术,但该技术由于需要燃烧化石燃料,其烟气会含有大量高温粉尘及硫化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需要排放前进行降温脱硫除尘处理,需配套使用脱硫除尘设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降温式高效烟气脱硫除尘器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温式高效烟气脱硫除尘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降温式高效烟气脱硫除尘器,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由浸入脱硫室、喷雾脱硫室、水冷室和离心除尘机组成,所述浸入脱硫室上端连接有烟气进气管,烟气进气管上部安装有节流阀,且烟气进气管下部固定连接有浸入管,浸入管伸入碱液内,且浸入管末端固定安装有浸入圆球,所述浸入脱硫室的底部侧边上开设有出水孔,出水孔中固定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连接至抽水泵中,抽水泵上端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连接至喷雾脱硫室内的喷水管中,喷水管下端设置有喷头,所述喷雾脱硫室与浸入脱硫室中部连接处开设有第二出气口,且喷雾脱硫室底部设置有贯通于浸入脱硫室的通流槽,喷雾脱硫室与水冷室中部连接处开设有第三出气口,第三出气口上端的喷雾脱硫室壳体表面固定安装有隔挡板,所述水冷室内设置有螺旋吸热管,所述螺旋吸热管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三出气口中,螺旋吸热管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四出气口中,第四出气口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所述水冷室通过出气管与离心除尘机连接。
优选的,所述浸入管内径小于烟气进气管内径,浸入管下部开设有外螺纹,浸入圆球中设有螺纹孔,浸入圆球通过螺纹孔与侵入管配合连接,且浸入圆球内部为空腔,空腔内设置有细孔,且细孔贯通于浸入圆球表面,所述细孔呈梅花状分布在圆球表面,且细孔内径小于1mm。
优选的,所述离心除尘机上端一侧开设有第一出气口,且离心除尘机底端出尘口设置有球阀,所述球阀下部固定安装有收尘盒。
优选的,所述水冷室底部开设有出水口,且水冷室侧表面开设有进水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生产过程中的含硫烟气通过烟气进气管排入到浸入管内,浸入管下部连接有浸入圆球,浸入圆球浸入碱液内,烟气通过浸入圆球中的细孔,能够充分的接触到碱液,进行脱硫反应,脱硫过的烟气通过第二出气口进入到喷雾脱硫室,喷雾脱硫室上部的喷头喷出的碱雾进一步与烟气进行脱硫反应,喷雾脱硫室下部设置有贯通于浸入脱硫室通流槽,通流槽使喷雾脱硫室与浸入脱硫室中的碱液保持一致,且碱液通过抽水泵循环到喷水管中,形成碱液循环系统,喷雾脱硫室内净化的烟气通过第三出气口进入到螺旋吸热管中,螺旋吸热管浸泡在循环凉水中,能够很好的给烟气进行降温,降温过的烟气通过第四出水口进入到离心除尘机内除尘,除尘过的烟气通过第一出气口排除,尘埃通过收尘盒收集起来,很好的提高了现有技术中脱硫除尘器的效率,和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本体、2离心除尘机、21第一出气口、22收尘盒、3浸入脱硫室、31烟气进气管、32节流阀、33浸入管、34浸入圆球、35第二出气口、4喷雾脱硫室、41碱液、42隔挡板、43通流槽、44第三出气口、5水冷室、51螺旋吸热管、52进水口、53出水口、54第四出气口、6抽水泵、61出水管、62排水管、63喷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鑫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鑫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340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