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管廊的全包围皮肤式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33501.5 | 申请日: | 201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143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冯永;沈春林;褚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正邦化学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31/02;C09D195/00;C09D153/02;C09D109/06;C09D109/02;C09D7/61 |
代理公司: | 江阴义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7 | 代理人: | 杜兴 |
地址: | 214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包围 皮肤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水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地下管廊防水技术。
背景技术
地下管廊等地下防水工程可采用多种防水结构及施工工艺,并且有多种防水材料可供使用,如刚性防水、柔性防水、刚、柔结合防水。其中柔性防水(防水行业业内一般意义上的防水)又大致分为涂膜防水、卷材防水、涂膜与卷材复合防水。其防水机理是在混凝土结构外部包覆一层、多层或多层复合的防水层,使结构与外围水源之间阻断、隔离,达到防水目的。因而在主体结构和外围结构发生变形时,防水层自身的完整性以及与主体结构的贴覆紧密程度,会直接影响防水效果。
目前比较主流的防水措施,是在混凝土结构外部形成所谓的皮肤式防水。比如湿铺自粘卷材、预铺反粘、非固化与卷材复合,等等。但就目前现状,外墙面及顶板做到皮肤式防水比较容易做到,防水层比较容易就能做到与结构板紧密结合。但对于地下工程的底板却很难做到。原因在于底板的防水层多是与混凝土垫层粘结,而极少是与混凝土结构粘结,并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全包围、皮肤式防水。在结构板施工后,若底板下的水土迁移,或者其他因素造成混凝土垫层下沉或开裂,则会对防水层造成破坏,由于防水层与结构板只是物理压贴,很容易跟随垫层的下沉和开裂与混凝土结构板脱离,形成窜水层。在结构板存在缺陷的情况下发生渗漏。即便是采用结合比较好的预铺反粘工艺,施工难度也较大,不做保护层直接在防水层上钢筋绑扎时容易伤及防水层,做保护层,又降低防水层与主体结构的一体性。
因此传统的地下防水技术,在底板部分都有短板。特别是从整体的防水结构上看,由于其防水材料施工后最终成为固化了的刚性结构材料,如果因为地壳变动、沉降、塌陷等原因,防水层与结构板跟随垫层的下沉和开裂与混凝土结构板脱离,形成窜水层,导致防水结构的整体失效;另外在施工中由于防水卷材的搭接处存在接缝,成为其防水的薄弱环节。因此,采用上述现有技术的地下防水工程存在易整体失效或局部接缝处易渗漏的弊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地下管廊的全包围皮肤式结构,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地下管廊的全包围皮肤式结构,包括底层、顶层、侧面层及沿管廊长度方向分节设置的变形缝,所述底层、顶层、侧面层围成一体并形成中空结构,所述底层从下至上包括连结一体的底部混凝土垫层、底部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底部水性非固化涂料层、底部薄膜加强层、底部混凝土基础层;所述侧面层包括侧面混凝土基础层,在所述侧面混凝土基础层的外面依次设有侧面水性非固化涂料层、侧面薄膜加强层、侧面防水层,所述侧面防水层为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或防水卷材层;所述顶层包括顶部混凝土基础层,在所述顶部混凝土基础层的外面依次设有顶部水性非固化涂料层、顶部薄膜加强层、顶部防水层,所述顶部防水层为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或防水卷材层;所述变形缝的混凝土缝隙面上依次设有缝隙面水性非固化涂料层、缝隙面薄膜加强层、缝隙面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
本实用新型在整体结构上,其底部水性非固化涂料层、侧面水性非固化涂料层、顶部水性非固化涂料层、缝隙面水性非固化涂料层形成一体化无缝连接的全包围结构。同时考虑地下管廊的长度较长,因此沿管廊长度方向分节设置了变形缝,其能够有效避免由于地基变化导致地下管廊主体结构产生裂纹。
优选地,所述底部薄膜加强层、侧面薄膜加强层、顶部薄膜加强层、缝隙面薄膜加强层为无纺布。
优选地,所述底部水性非固化涂料层、侧面水性非固化涂料层、顶部水性非固化涂料层、缝隙面水性非固化涂料层为喷涂型水性非固化涂料层。
更优选地,底部水性非固化涂料层、侧面水性非固化涂料层、顶部水性非固化涂料层、缝隙面水性非固化涂料层的厚度为0.5-4mm。
另外,优选底部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侧面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缝隙面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的厚度为0.5-4mm。
根据上述一种地下管廊的全包围皮肤式结构的施工方法如下:
步骤1、底层施工,其包括:
步骤1-1、在地下工程混凝土垫层施工完毕后,在无明水的条件下,采用机械化喷涂,施工为0.5-4mm厚橡胶沥青防水涂料;
步骤1-2、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施工完毕后(也可紧随其后同步施工),采用机械化喷涂施工为0.5-4mm厚水性非固化涂料;
步骤1-3、水性非固化涂料施工时同步铺贴无纺布;
步骤1-4、无纺布铺贴完毕后,直接在上部弹线绑扎钢筋,支模板,进行混凝土浇筑。
步骤2、侧面施工,其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正邦化学品有限公司,未经江阴正邦化学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335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