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极调速新风系统的节能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32737.7 | 申请日: | 201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8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韩潮军;施建刚;王金海;方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江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7/30 | 分类号: | H02K17/30;H02K5/24;H02K5/04;H02K11/25;H02K5/173 |
代理公司: | 杭州融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66 | 代理人: | 沈相权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极 调速 新风 系统 节能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电机,尤其涉及一种多极调速新风系统的节能电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电机根据针对领域的不同,往往会进行单独设计,使其满足特定的需求,现阶段的电机无法满足新风系统的使用要求。
中国专利201610126705.7,公开一种节能电机,包括顶盖、机壳、转子、定子、底盖和电能回收电路;所述的顶盖设有通风口和转轴安装孔;所述的转子设有转轴,所述的转子内设有永磁体,所述的转子以一定的间隙设置在所述定子的内圆周上;当电能作用在所述定子上时,所述的转子通过与定子的相互作用而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子设有驱动线圈和磁感应发电线圈,磁感应发电线圈设在驱动线圈产生变化磁场的作用范围内;电机电子换相变化的脉冲电能通过所述定子上的驱动线圈,磁感应发电线圈产生电能,产生的电能经过所述的电能回收电路后再进行使用。此结构相对散热性能和使用性能相对不足,无法适合现阶段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具有较好散热性能的一种多极调速新风系统的节能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多极调速新风系统的节能电机,包括电机座,所述的电机座中设有铸铝转子,所述的铸铝转子的外边缘设有定子铁芯,所述的铸铝转子和定子铁芯间缠绕有线圈,所述的铸铝转子中设有转轴,所述的电机座的上部设有电机盖,所述的电机座的底部设有电机底盖,所述的转轴向上延伸出电机盖,所述的电机盖与转轴间、电机底盖与转轴间分别通过滚珠轴承转动定位,所述的滚珠轴承的上部与电机盖间、滚珠轴承的底部与电机底盖间分别设有垫圈;
所述的定子铁芯中设有嵌入式的过热保护传感器,所述的过热保护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机座的外壁设有三个呈均分状分布的安装支座,所述的安装支座的外端中设有防位移静音安装端,所述的防位移静音安装端中设有安装孔,所述的防位移静音安装端与安装支座呈卡接状分布,所述的防位移静音安装端为橡胶件。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机盖与电机底盖中分别设有若干散热孔,若干散热孔呈由内向外发射状分布,所述的电机盖与电机座间、电机底盖与电机座间分别通过螺栓固定。
此结构非常的紧凑,适合在较小范围内进行安装;过热保护传感器是嵌入在定子铁芯中,能有效的监控定子铁芯的温度状态,当温度超过临界点时,过热保护传感器会向控制器发出信号,便于人工进行及时操作。防位移静音安装端一方面更加保护电机,另一方面使电机在使用的过程中,噪音较小。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极调速新风系统的节能电机,结构简单,进一步提升使用的安全性能,同时具备较强的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过热保护传感器和控制器的连续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多极调速新风系统的节能电机,包括电机座1,所述的电机座1中设有铸铝转子2,所述的铸铝转子2的外边缘设有定子铁芯3,所述的铸铝转子2和定子铁芯3间缠绕有线圈4,所述的铸铝转子2中设有转轴5,所述的电机座1的上部设有电机盖6,所述的电机座1的底部设有电机底盖7,所述的转轴5向上延伸出电机盖6,所述的电机盖6与转轴5间、电机底盖7与转轴5间分别通过滚珠轴承8转动定位,所述的滚珠轴承8的上部与电机盖6间、滚珠轴承8的底部与电机底盖7间分别设有垫圈9;
所述的定子铁芯3中设有嵌入式的过热保护传感器10,所述的过热保护传感器10与控制器11相连接。
所述的电机座1的外壁设有三个呈均分状分布的安装支座12,所述的安装支座12的外端中设有防位移静音安装端13,所述的防位移静音安装端13 中设有安装孔14,所述的防位移静音安装端13与安装支座12呈卡接状分布,所述的防位移静音安装端13为橡胶件。
所述的电机盖6与电机底盖7中分别设有若干散热孔15,若干散热孔15 呈由内向外发射状分布,所述的电机盖6与电机座1间、电机底盖7与电机座 1间分别通过螺栓16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江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江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327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控制地面径流的蓄渗式绿地装置及地面径流蓄渗结构
- 下一篇:灯具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