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合金板与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之间的拉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32650.X | 申请日: | 201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39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庄蔚敏;吴迪;武世杰;高瑞娟;秦龙;刘西洋;敖文宏;杨冠男;徐纪栓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J15/10 | 分类号: | B21J15/10;B21J15/38;F16B1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9 | 代理人: | 周明飞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 碳纤维 复合材料 之间 装置 | ||
1.一种合金板与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之间的拉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带有通孔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板制备装置,其用于制备带有通孔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板;
拉铆装置,包括:
凹模主体,其为圆柱体,并在中心处设置第一通孔;
压边圈,其为圆柱体,所述压边圈中心具有第二通孔;
抽芯铆钉芯棒,其为柱体;
抽芯铆钉钻头,其为圆锥体,所述圆锥体底面一体连接所述抽芯铆钉芯棒,且所述圆锥体的底面直径大于所述抽芯铆钉芯棒直径;
铆体,其中心具有钉孔,所述钉孔内径与所述抽芯铆钉芯棒直径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金板与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之间的拉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合金板与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之间的拉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铆体包括:
钉体,其为柱形;
钉帽,其与所述钉体一体成型,且外径大于所述钉体;
其中,所述铆体中心具有贯穿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金板与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之间的拉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小钻头,其为锥形钻头,设置在所述抽芯铆钉钻头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2和4中任一项所述的合金板与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之间的拉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主体、所述压边圈、所述抽芯铆钉芯棒、所述抽芯铆钉钻头和所述铆体均同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金板与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之间的拉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通孔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板制备装置,包括:
上凸模,其为长方体,所述上凸模下表面中心设置有长方体凸台,所述凸台中心设置有组合孔;
下凸模,其为长方体,所述下凸模上表面中心设置有长方体凹槽,所述凹槽中心具有组合柱,所述组合柱能够深入所述组合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合金板与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之间的拉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孔,包括:
锥形部,其为圆锥形孔,所述圆锥孔顶部靠近所述上凸模上表面;
圆柱部,其为柱形孔靠近所述上凸模下表面,所述锥形部与所述圆柱部采用圆弧过渡;
所述组合柱,包括:
锥形柱,其为圆锥形柱,所述圆锥孔顶部靠近所述下凸模上表面;
圆柱,其为圆柱形,靠近所述下凸模下表面,所述锥形柱与所述圆柱采用圆弧过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3265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反压零件的工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压风罩铆压一体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