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误防锁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32328.7 | 申请日: | 201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028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申一歌;袁铸;张娓娓;靳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5B17/00 | 分类号: | E05B17/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6 | 代理人: | 庞庆芳 |
地址: | 47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锁柄 闩体 固定套环 锁具 锁芯 锁芯内套 锁芯外套 折弯面 螺纹 弹簧 上锁 锁端 锁止 活动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 对称设置 固定成型 环绕固定 斜向延伸 旋转连接 纵向轴心 防滑纹 连接杆 上端面 托弹板 中心处 上端 侧推 开锁 内腔 环绕 镶嵌 外围 覆盖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误防锁具,包括第一闩体、锁芯、锁柄、上锁端、第二闩体、锁芯内套和固定套环,所述第一闩体固定在锁芯外套的上方,所述锁芯的内腔部镶嵌有弹簧,且锁芯和弹簧皆以托弹板轴的纵向轴心对称设置,所述锁柄向上方斜向延伸至与折弯面处与折弯面一体式固定成型,所述第二闩体的中心处固定有锁柄,所述锁芯内套的外围环绕固定有锁芯外套,所述固定套环的上端面环绕有至少两圈防滑纹,所述下锁端通过连接杆与锁柄旋转连接,所述固定套环与上方的锁止螺纹活动螺纹连接,所述锁止螺纹覆盖在上锁端向下锁端垂直延伸处的中上端三分之二处。该电子误防锁具开锁和解锁时必须经过上推、旋转和侧推三道程序,安全且实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具,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误防锁具。
背景技术
锁具是指起封闭作用的器具,它包括锁、钥匙及其附件,一般解释为“必须用钥匙方能开脱的封缄器”,现在,锁具除用钥匙开启外,还可以用光、电、磁、声及指纹等指令开启。锁具自古以来就是每家每户防止外人进入自身私密空间的一种手段,特别是在今天,锁具更是财产和隐私保密的重要手段。
传统的电子锁具是在精密的电子电路结构的作用下控制机械开关的闭合,以达到锁闭的目的,但是现在的电子类锁具的机械机构反而变得更加容易被技术性开启,在破坏其电子电路结构后更加可以进行暴力破坏,且电子类锁具一旦误锁很难打开,没有有效的方法避免这种情况,电子类的锁具也容易受到外力碰撞而失去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的一种可放置误操作导致锁具误锁,且具有一定防碰撞防摔砸的电子误防锁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误防锁具,包括第一闩体、锁芯、锁柄、上锁端、第二闩体、锁芯内套和固定套环,所述第一闩体固定在锁芯外套的上方,所述锁芯的内腔部镶嵌有弹簧,且锁芯和弹簧皆以托弹板轴的纵向轴心对称设置,所述锁柄向上方斜向延伸至与折弯面处与折弯面一体式固定成型,且锁柄和折弯面皆关于锁芯外套横向轴线线对称,所述上锁端向下方垂直延伸至下锁端处与下锁端一体式固定成型,所述第二闩体的中心处固定有锁柄,所述锁芯内套的外围环绕固定有锁芯外套,所述固定套环的上端面环绕有至少两圈防滑纹,所述下锁端通过连接杆与锁柄旋转连接,所述固定套环与上方的锁止螺纹活动螺纹连接,所述锁止螺纹覆盖在上锁端向下锁端垂直延伸处的中上端三分之二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锁芯包括有锯齿面,且锁芯整体呈“C”型结构,锯齿面沿“C”型结构的一端不规则分布,同时“C”型结构的另一端平滑延伸后以倾斜状态固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锁端和下锁端皆为开口状结构,且下锁端与连接杆整体呈“H”型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闩体上表面呈波浪状,其下表面呈水平状,且第二闩体波浪状的最高起伏处为一个圆形的四分之一,同时该圆形的半径等于锁芯内套的直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套环的长度是上锁端和下锁端总长度的三分之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电子误防锁具开锁和解锁时必须经过上推、旋转和侧推三道程序,才能在上锁端和锁柄之间打开有效锁闭空间,同时为了防止误操作设置的三道使用程序可作为使用本新型电子误防锁具使用前的缓冲过程,利用这三道缓冲过程可有效减少锁具误锁的情况发生,同时在锁具还未完全锁紧的情况下,只要施加于弹簧上的力松开,弹簧就会回弹,回弹力可带动连接杆旋转复位,从而带动与下锁端一体式结构的上锁端回复至锁柄处,避免锁闭未完全时锁具从高空坠落,在增加安全性的同时提高了锁具的使用寿命,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323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