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磁运动陀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31437.7 | 申请日: | 201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125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姬金富;姬俊鹏;王笛;戴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溧阳市科燕新技术开发所 |
主分类号: | A63H1/00 | 分类号: | A63H1/00;A61N2/12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107 | 代理人: | 夏哲华 |
地址: | 2133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动 陀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娱乐及保健器械,具体是一种带磁运动陀螺。
背景技术
现有的运动陀螺是一种娱乐器械,其结构包括一个内部安装轴承的中心体和安装在中心体周围的多干个可绕中心体旋转的旋转臂,每个旋转臂上安装有用于平衡和产生运动惯性的平衡体。通常的玩法是用姆指与其他手指夹住中心体轴向两端,拨动旋转臂使用其旋转。常规的运动陀螺功能单一,只能作为一种休闲、娱乐玩具,没有保健功能。
有研究资料表明,人体长时离开地面(例如工作、居住在两层楼以上),也较少接触磁性物质,久而久之,容易出现磁饥饿症,医学上称之为“乏磁综合征”。临床资料显示,人体长期缺磁会引发各种疾病;细胞缺磁,活力低下,就会加速肌体的衰老;血液缺磁会增加粘稠度,血粘度增加从而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各组织器官发生缺血、缺氧,引发循环系统、神经、泌尿及消化系统发生病变;人体缺磁还会促发神经失调、新陈代谢紊乱、细胞死亡加快,继而出现腰酸背痛、心悸、失眠、全身不适等症状。医学研究证实,新生细胞的含磁量是老细胞的几倍到几十倍,青年人血液中的含磁量也明显高于老年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娱乐使用的同时产生磁场,对人体产生磁场保健作用的带磁运动陀螺。
本发明的带磁运动陀螺包括有一个安装有轴承的中心体和安装在中心体周围并可绕中心体旋转的多个旋转臂,每个旋转臂上安装有平衡体;所述平衡体磁体材料制造。
所述中心体包括一个轴承和安装在轴承两端的轴承护套,轴承护套和旋转臂分别安装在轴承的两个相对旋转的部分上。
所述平衡体为球体,平衡体嵌在旋转臂外端的卡环中。
所述旋转臂沿圆周等角分布有三个。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常规运动轴承的改进,使得运动轴承在使用时能够产生运动磁场,进而可利用磁场影响人体电流分布、电荷微粒的运动,使组织细胞的生理、生化过程改变,产生镇痛、消肿、促进血液及淋巴循环等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该带磁运动陀螺包括有一个安装有轴承的中心体1和安装在中心体周围并可绕中心体旋转的多个旋转臂3,每个旋转臂上安装有平衡体4;所述平衡体由磁体材料制造。中心体包括一个轴承和安装在轴承两端的轴承护套2,轴承护套2和旋转臂3分别安装在轴承的两个相对旋转的部分上。所述平衡体4为球体,平衡体嵌在旋转臂外端的卡环中。旋转臂沿圆周等角分布有三个。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过程中,一只手的大拇指与相应的食指、中指或等手指按压在带磁运动陀螺上的轴承护套2二端(轴承护套2内部具有滚动轴承),由另一只手的手指拨动旋转臂3,旋转臂3带动具有磁性的平衡体4旋转。
人手部的虎口与轴承护套2二端形成一个闭合回路,平衡体3每经过虎口一次,磁场冲击一次虎口穴位和虎口穴位周围的血管及血管中流动的血液,进行一次磁按摩,使虎口穴位神经经受不断变化的磁化按摩,相应位置的血管中流动的血液也受到不断的磁场冲击,从而起到磁保健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溧阳市科燕新技术开发所,未经溧阳市科燕新技术开发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314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传输数据的方法、发送端和接收端
- 下一篇:一种结构件及该结构件的组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