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棉花纤维检测计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30815.X | 申请日: | 201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961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朱永辉;张海宁;邱晓青;冯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永辉 |
主分类号: | G01N21/84 | 分类号: | G01N21/84;G01N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0000 新疆维吾***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棉花 纤维 检测 计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棉花纤维检测计量装置,属于检测计量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棉花分为长绒棉和细绒棉,细绒棉的长度一般在25-31毫米,长绒棉的长度在33毫米以上,我国棉花主要是细绒棉,将细绒棉加工成纤维的过程中,检测计量的这一步骤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需要采用一种实用性强的检测计量装置来进行作业。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94209110.8的一种连续式纤维计量装置,其内设多个内具有不同种棉花的贮棉筒,贮棉筒底与外接出棉道的混棉道连通,连通外设两组导棉滚筒及一组松散器,藉导棉滚筒转速控制可于单位时间内连续快速送出适量、松散度均匀且松散完成的棉花,及磅秤适时检测,达混棉比例精确提高品质,现有技术结构复杂,对于棉花纤维的检测准确率低,反应慢,在进行棉花纤的检测过程中只能够通过肉眼进行观察,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棉花纤维检测计量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结构复杂,对于棉花纤维的检测准确率低,反应慢,在进行棉花纤的检测过程中只能够通过肉眼进行观察,使用不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棉花纤维检测计量装置,其结构包括入料口、检测计量机构、固定板、出料口、支撑框架、万向轮、储物筐、手柄、竖杆、LED指示灯,所述入料口的下方固定在检测计量机构上,所述检测计量机构安装在固定板的上方,所述出料口的一侧焊接于固定板下方,所述出料口的另一侧穿过支撑框架,所述储物筐设于支撑框架的框内,所述固定板下方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撑框架,所述储物筐的前部上方与手柄机械连接,所述竖杆安装在检测计量机构的左侧,所述LED指示灯与竖杆螺丝连接,所述检测计量机构由软管、电磁阀、压力表、真空管、电子称、显示屏、按键、指示灯、开关按钮、CCD检测仪、支撑柱、底座,所述软管通过电磁阀的左侧与真空管相通连接,所述压力表与电磁阀电连接,所述电子称与显示屏、按键成一体结构,所述指示灯与开关按钮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CCD检测仪与显示屏电连接,所述检测计量机构通过支撑柱、底座固定在固定板上,所述CCD检测仪包括投影口、检测头、图像摄取口、传感器、电线,所述投影口设于检测头的内部且与图像摄取口电连接,所述传感器通过电线螺纹连接于检测计量机构的左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储物筐的下方四个角均设有移动轮。
进一步地,所述入料口呈漏斗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万向轮设有4个。
进一步地,所述按键设有2个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为液晶显示屏,具有真实高效的显示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万向轮的外圈为橡胶结构,具有防滑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将检测计量机构与CCD检测仪一体化的设计,结构简单体积小,使用方便,检测计量机构的电子秤将计量后的棉花纤维的数据通过显示屏进行显示,数据清晰准确率高反应快,使人一目了然,而设有CCD检测仪将棉花纤维的图像信息以及数字信号传送到显示屏上进行显示,便不需要肉眼进行观察,检测效率高准确性强,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棉花纤维检测计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计量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CCD检测仪结构示意图。
图中:入料口-1、检测计量机构-2、固定板-3、出料口-4、支撑框架-5、万向轮-6、储物筐-7、手柄-8、竖杆-9、LED指示灯-10、软管-201、电磁阀-202、压力表-203、真空管-204、电子称-205、显示屏-206、按键-207、指示灯-208、开关按钮-209、CCD检测仪-2010、支撑柱-2011、底座-2012、投影口-201001、检测头-201002、图像摄取口-201003、传感器-201004、电线-20100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永辉,未经朱永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308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缓冲式电力接线装置
- 下一篇:防返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