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操作省力的捻蒜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29871.1 | 申请日: | 2017-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849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广禹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19/04 | 分类号: | A47J19/0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徐关寿 |
地址: | 324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座 下座 连接腔 转动 本实用新型 交错设置 省力 蒜器 配合 可转动配合 蒜泥 桌沿 大蒜 切割 桌子 锁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操作省力的捻蒜器,可转动配合的上座和下座,所述下座上设于与所述上座相配合的连接腔;所述上座上间隔的设有多个上捣蒜齿,所述连接腔上间隔的设有多个下捣蒜齿,该上捣蒜齿和下捣蒜齿为交错设置;所述下座连接有可与桌沿相配合以将所述下座定位在桌子上的锁定部件。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上座即可带动上捣蒜齿转动,由于上、下捣蒜齿的交错设置,使得上捣蒜齿在转动的过程中与下捣蒜齿相配合对连接腔内的大蒜进行切割,将其捻成蒜泥,操作简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操作省力的捻蒜器。
背景技术
蒜泥是日常生活中所必备可少的调味料,在制作蒜泥时,通常直接通过菜刀剁切来制得,在剁切的过程中,大蒜的刺激性过大使得人们经常被熏到流泪,不适感极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出现了手动捻蒜器,通过上下座体的转动来使得其内的齿对大蒜进行切割,以制造蒜泥,但是,该种结构下的捻蒜器,在使用时双手均需投入操作,无法实现单手操作,使用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实现单手制蒜泥操作的操作省力的捻蒜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操作省力的捻蒜器,可转动配合的上座和下座,所述下座上设于与所述上座相配合的连接腔;所述上座上间隔的设有多个上捣蒜齿,所述连接腔上间隔的设有多个下捣蒜齿,该上捣蒜齿和下捣蒜齿为交错设置;所述下座连接有可与桌沿相配合以将所述下座定位在桌子上的锁定部件。本实用新型可通过锁定部件将下座限制在桌子边缘或灶台边缘等地方,从而仅单手转动上座即可完成捣蒜的操作,可解放其中一只手,操作更为简便和省力,且主妇们可以在制造蒜泥的过程中同时兼顾其他家务,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转动上座即可带动上捣蒜齿转动,由于上、下捣蒜齿的交错设置,使得上捣蒜齿在转动的过程中与下捣蒜齿相配合对连接腔内的大蒜进行切割,将其捻成蒜泥,操作简便,仅需转动几次上座即可完成蒜泥的制作,工作效率高;且蒜泥制造均在下座和上座中完成,基本不会有蒜味溢出,不会对人的眼睛、鼻子等造成刺激,不会出现不适感。
进一步的,所述锁定部件包括固设于所述下座上的定位部、设于该定位部上的可供桌沿插入的U形定位槽、设于该U形定位槽其中一侧上的吸盘及设于所述吸盘对面一侧上的锁紧件;通过锁紧件的锁紧即可将U形定位槽设于吸盘的一侧与桌子压紧,由于设置了吸盘,吸盘可牢牢的吸附在桌子上,上座转动的过程中下座始终牢牢的被固定在桌子上,不会相对锁紧件的固定点发生左右翻动。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件包括设于所述定位槽侧壁上的通孔、穿设于该通孔内的手柄及设于所述定位槽内的压杆,所述手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后与所述压杆相连;压杆可增大其与桌子之间的接触面积,相较传统的螺杆抵触而言,锁定的效果更好,定位更为牢固。
进一步的,所述压杆上表面设有一柔性材料制成的缓冲层;在压杆与桌子相接触并旋动的过程中,始终通过缓冲层与其进行柔性接触,有效防止压杆上表面刮伤桌子。
进一步的,所述上捣蒜齿的两侧上分别设有多个第一刮齿,所述下捣蒜齿的两侧上分别设有多个第二刮齿,该第一刮齿与第二刮齿之间为交错设置;通过刮齿的设置,可对大蒜进行更为细致的切割,使得制造处的蒜泥更为细腻。
进一步的,所述上座外表面上设有至少一圈用于防止物料飞溅出下座的凸筋,该凸筋的外径与所述连接腔的内径相等;当上座插入至连接腔内时,凸筋可与连接腔的内壁相接触,从而有效防止上座与连接腔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捣蒜齿切割大蒜的过程中,大蒜不会从间隙中飞溅出来;且凸筋与连接腔的接触面积较小,相较上座直接与连接腔内壁相接触的情况而言,接触面积较小,摩擦力较小,使得上座的转动更为省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广禹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广禹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298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