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山茶油精深加工高效压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29587.4 | 申请日: | 2017-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33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品立;丘兴仁;丘创义;侯美香;丘晨怡;李运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友尼宝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9/14 | 分类号: | B30B9/14;B30B15/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16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茶 精深 加工 高效 压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和新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山茶油精深加工高效压榨装置。
背景技术
山茶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脂,是从新鲜果实中榨取的天然、绿色、营养、健康的四大木本食用油之一,其凭借营养丰富,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等其他食用油没有的诸多有点被誉为是“东方橄榄油“,我国山茶油市场尚处在探索的起步阶段,这就意味着山茶油产业要想发展就要加强产业化模式,提高山茶油的生产技术水平,加速新产品的研制开发,更重要的是要完成产业的整个布局,加强产业的资源整合利用,保持我国山茶油产业的竞争优势及发展后劲,促使产业逐步走上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目前,传统的茶油压榨设备存在挤压力不足的问题,导致油渣中含油量高,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传统的茶油压榨设备还存在生产连续性差、油品品质差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山茶油精深加工高效压榨装置。
一种山茶油精深加工高效压榨装置,包括主轴、压榨叶片、压榨管、水冷夹套,所述压榨叶片设置在压榨管内,所述压榨叶片焊接在主轴上,所述压榨叶片为螺旋形结构,所述压榨叶片沿从前向后方向上厚度逐渐递增,所述主轴沿从前向后方向上直径逐渐递增,所述主轴的前端插入到前轴承箱中,所述主轴的后端固定有带轮,所述主轴的后部穿过第二轴承箱,所述压榨管的前端通过法兰与前轴承箱相连接,所述压榨管的后端通过法兰与支撑板相连接,所述压榨管后端的法兰、支撑板与主轴之间设有连通的排渣口,所述压榨管的外侧设有水冷夹套,所述水冷夹套下半部分的外侧设有半圆柱形的集油箱,所述集油箱与所述压榨管内腔之间通过排油孔连通。
优选地,所述前轴承箱通过固定在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固定在底座上。
优选地,所述压榨管前部的设有加料口。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设置沿从前向后方向上厚度逐渐递增压榨叶片和沿从前向后方向上直径逐渐递增的主轴,主轴和压榨叶片在带轮的带动下转动,使得进入到压榨管内的油茶籽不断的被压榨,山茶油从排油孔流入集油箱,压榨后的油渣从排渣口排出;通过设置水冷夹套,实现压榨过程中的冷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设置沿从前向后方向上厚度逐渐递增压榨叶片和沿从前向后方向上直径逐渐递增的主轴,主轴和压榨叶片在带轮的带动下转动,使得进入到压榨管内的油茶籽不断的被压榨,山茶油从排油孔流入集油箱,压榨后的油渣从排渣口排出,具有挤压力高、压榨速率快、产量高、连续性好的优点;通过设置水冷夹套,实现压榨过程中的冷却,避免压榨过程产生的高温对山茶油的品质产生影响,具有成品质量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山茶油精深加工高效压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1、前轴承箱,2、压榨叶片,3、加料口,4、主轴,5、压榨管,6、水冷夹套,7、排油孔,8、集油箱,9、冷却水进口,10、排渣口,11、第二轴承箱,12、带轮,13、支撑板,14、底座,15、冷却水出口管,16、出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友尼宝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友尼宝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295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