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碰撞多级缓冲吸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28151.3 | 申请日: | 201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1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陈涛;赵治军;郑伟;张洋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19/18 | 分类号: | B60R19/18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61216 | 代理人: | 李郑建,黄小梧 |
地址: | 710064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碰撞 多级 缓冲 装置 | ||
1.汽车碰撞多级缓冲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碰撞挡板(1)、第一缓冲筒(2)、第二缓冲筒(3)、摩擦导向机构(4)、安装座(5),所述第一缓冲筒(2)与第二缓冲筒(3)同轴安装在碰撞挡板(1)上,且第二缓冲筒(3)的直径小于第一缓冲筒(2)的直径;
所述摩擦导向机构(4)为环形,且设有圆弧凹槽,所述第一缓冲筒(2)的端部与圆弧凹槽相接触;所述摩擦导向机构(4)安装在安装座(5)上;
所述第二缓冲筒(3)的侧壁上设有切削套,所述安装座(5)上设有一环形开口,第二缓冲筒(3)可轴向穿过所述环形开口,沿环形开口的外周方向设有一环状楔形片(6),所述切削套位于环状楔形片(6)和环形开口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碰撞多级缓冲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导向机构(4)的圆弧凹槽包括直线段、缓和段、圆弧段,所述第一缓冲筒(2)的端部与直线段相接触,所述直线段与水平方向平行,所述缓和段位于圆弧段和直线段之间,所述缓和段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0°~20°,所述圆弧段的末端与水平方向相平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碰撞多级缓冲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筒(2)的侧壁上沿轴向均匀分布有至少4条切缝。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碰撞多级缓冲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4条切缝的宽度均为0.4~0.6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碰撞多级缓冲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缓冲筒(3)的直径比第一缓冲筒(2)的直径小60~8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2815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前防撞梁
- 下一篇:触控屏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