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食品接触材料双面浸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27699.6 | 申请日: | 201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90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9 |
发明(设计)人: | 平庆杰;刘淑君;邵秋荣;黄雪琳;杨丽;黄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东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
主分类号: | G01N1/31 | 分类号: | G01N1/31;G01N33/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15 | 代理人: | 李月俄 |
地址: | 523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品 接触 材料 双面 浸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浸泡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品接触材料双面浸泡装置。
背景技术
食品安全问题已经不仅仅限于食品本身,还包括与食品直接或间接接触的材料,这些材料包括食品盛装和包装材料、日用餐厨具、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与食品接触的器具等,统称为食品接触材料。塑料由于加工容易,性能优异,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类食品接触材料,为了获得良好的性能在塑料生产过程中通常会添加、增塑剂、抗氧化剂、光稳定剂等化合物,而在使用过程中这些添加物就会不可避免的产生迁移污染食品,在使用过程中有许多食品接触材料是双面接触食物的,因此在检测污染物迁移的过程中就涉及到双面检测。
常规的塑料类食品接触材料的双面检测常用的全浸泡方法,多使用切片装置,切片后再进行浸泡,传统的全浸泡方式有如下几种弊端,一、由于全浸泡,切片的切口部位也完全浸泡在溶液中,导致切口部位容易迁移出更多的添加物,影响实际的测试数据;二、由于塑料试样轻薄在全浸泡的过程中会漂浮于液面或者很容易贴在底部或杯壁,造成浸泡面与溶液的接触不完全产生误差,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品接触材料双面浸泡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食品接触材料双面浸泡装置,包括浸泡杯、盖设于浸泡杯顶部的杯盖和设置于浸泡杯内的试样加持筒和加液管;所述试样加持筒包括底座、嵌设于底座底部的密封圈和盖设于底座的压紧盖;所述底座和压紧盖均设置有浸液孔;所述杯盖设置有加液孔,所述加液管的顶部穿过加液孔,所述加液管的底部固定于底座的外侧壁。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内底板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密封圈嵌入环形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凹槽包括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二环形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内侧,所述密封圈包括分别嵌入第一环形凹槽、第二环形凹槽的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与所述压紧盖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浸泡杯上设置有刻度标识。
进一步的,所述浸泡杯的杯口处向外翻形成翻边,所述杯盖边缘设置有用于锁扣所述翻边的卡扣。
进一步的,所述杯盖边缘设置有第三环形凹槽,第三环形凹槽内嵌设有用于密封所述浸泡杯和杯盖的第三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试样加持筒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脚。
进一步的,所述压紧盖的顶部设置有手持部。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压紧盖均为环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食品接触材料双面浸泡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不需要对待测试样进行特殊处理;保证待测试样切口处不与浸泡溶液接触,待测试样双面与浸泡溶液接触充分减少浸泡误差;通过加液管可以直接向浸泡杯内添加所需浸泡溶液,打开杯盖即可取出试样加持筒,操作方便,将加液管和试样加持筒固定在一起,在需要取出试样加持筒时,只需要提出加液管即可,操作方便、安全、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试样加持筒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浸泡杯;2、杯盖;3、试样加持筒;31、底座;311、第一环形凹槽;312、第二环形凹槽; 32、第一密封圈;33、第二密封圈;34、压紧盖;341、手持部;4、浸液孔;5、刻度标识;6、排气孔;7、加液管;8、卡扣;9、第三密封圈;10、支撑脚;11、待测试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见图1-2,一种食品接触材料双面浸泡装置,包括浸泡杯1、盖设于浸泡杯1顶部的杯盖2和设置于浸泡杯1内的试样加持筒3和加液管7;所述试样加持筒3包括底座31、嵌设于底座31底部的密封圈和盖设于底座31的压紧盖34;所述底座31和压紧盖34均设置有浸液孔4;所述杯盖2设置有加液孔,所述加液管7的顶部穿过加液孔,所述加液管7的底部固定于底座31的外侧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东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东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276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金相试验一体机
- 下一篇:一种负压多泵位自动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