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前置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26683.3 | 申请日: | 201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32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吕仁木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仁木 |
主分类号: | B01D35/02 | 分类号: | B01D35/02;B01D29/35;B01D29/64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107 | 代理人: | 高正航 |
地址: | 31760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置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过滤器,尤其涉及一种前置过滤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对日常生活中的用水及饮食健康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采用一种前置过滤器对用水进行一次净化,以对管网中的杂质等进行过滤。前置过滤器的工作原理一般为:自来水从进水口接入到前置过滤器的壳体内,经壳体内的滤芯过滤后再从出水口流出供用户使用。这是前置过滤器的正常工作状态,然而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滤芯上会残留许多杂质及胶状物,杂质及胶状物一般很难清理,目前都是在前置过滤器的壳体下端连接排污阀,需要清理时打开排污阀,使排污用的排污管与进水口连通,使自来水从进水口流过,经过滤芯表面时将附着在滤芯上的杂质冲洗出来并通过排污阀排到排污管内。
然而,对于粘结在滤芯上的胶状物而言,仅简单采用使水流过滤芯表面,往往会因为水流强度不够而导致无法有效地将胶状物从滤芯上清理下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专利曾公开过一种前置过滤器[申请号:201520252203.X],它包括与外部管路连接过水的连接部和与连接部相通的过滤部,过滤部底部设有排水的球阀,过滤部包括筒状的过滤网,过滤网内部沿其轴向设置有虹吸式冲洗装置,虹吸式冲洗装置包括沿过滤网轴向设置的长条状的吸污口,虹吸式冲洗装置内部还设有排污通道,吸污口与排污通道连通,排污通道末端与球阀连通。长条状的吸污口与装置 内的排污通道共同构成虹吸管,吸污口靠近过滤网,在冲洗时使虹吸式冲洗装置产生转动并借此在吸污口处产生负压,通过虹吸作用产生的吸力将滤网上的杂质源源不断地吸入排污管内,实现滤网上的杂质的方便清洗。
上述前置过滤器虽然能够解决清洗胶状物的问题,但是它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虹吸式冲洗装置是由人们手动操作来控制转动的,具体是通过在虹吸式冲洗装置的顶端设置多棱接头,在多棱接头上配合连接旋钮,用户通过转动旋钮就可以带动虹吸式冲洗装置转动。这种方式会导致前置过滤器的上端变长,从而使前置过滤器对安装环境的要求增高,尤其是将前置过滤器安装在墙角或是台面底部等一些隐蔽位置时,容易因为前置过滤器的上端变长而与墙面或是台面底部产生干涉,影响到前置过滤器的正常安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前置过滤器,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降低前置过滤器对安装环境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前置过滤器,包括下端具有排污口的本体,本体内设有滤芯,滤芯内设有具有内腔的清洗棒,所述的本体的排污口处设有排污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的排污口内穿设有能够相对于本体转动的转动套筒,清洗棒的下端穿过滤芯并插入转动套筒的上端内,清洗棒与转动套筒形成周向固定且清洗棒的内腔与转动套筒的内腔相连通,排污阀的进水端与转动套筒的下端相连接且排污阀能够带动转动套筒转动。
由于转动套筒穿设在本体的排污口内并与本体形成轴向限位,那么也就表示转动套筒能够相对于本体发生转动,而排污阀 的进水端与转动套筒的下端相连接并能带动转动套筒一同转动,而清洗棒下端插入转动套筒的上端内并与转动套筒周向固定意味着清洗棒与转动套筒能够同步动作,这样一来,当用户转动排污阀时就可以通过转动套筒来带动清洗棒一同转动来完成冲洗。
本前置过滤器利用转动套筒来使排污阀与清洗棒形成连接并使排污阀形成可相对于本体转动的状态,达到了转动排污阀即可带动清洗棒转动的目的,即相当于通过这种结构也达到了能够手动使清洗棒转动的目的,且取消了现有技术中用于带动清洗棒转动的顶部旋钮的设置,从而使前置过滤器的上端不会再因为设置转动用的结构而变长。而且转动套筒是设置在排污口内,这样排污阀与转动套筒连接后也基本不会使本体的下端变长,或者即使出现本体下端变长的情况,由于本体的下端是与排污管相连接的,也能够通过排污管的弯曲变形来实现前置过滤器的正常安装,由此也就降低了前置过滤器对安装环境的要求。
在上述的前置过滤器中,所述的清洗棒的下端具有凸出的连接部,连接部上设有与清洗棒的内腔相连通的连接孔,所述的转动套筒上端具有呈非圆形的定位孔,所述的连接部的下端形状与定位孔的形状相同,所述的连接部插入定位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仁木,未经吕仁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266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残菜收集台
- 下一篇:一种水利工程专用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