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远红外磁共振理疗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25559.5 | 申请日: | 201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911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范圣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圣太 |
主分类号: | A61N5/06 | 分类号: | A61N5/06;A61N2/08;A61N2/02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张媛媛 |
地址: | 264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共振 远红外 理疗器 无机非金属 电磁线圈 永磁体 加热 磁力线 本实用新型 电加热元件 两极磁场 远红外波 释放 理疗 器械 通电 占用 制作 配合 | ||
1.远红外磁共振理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后能释放远红外波的无机非金属体(1)、用于对无机非金属体加热的电加热元件(2)、永磁体(3)、电磁线圈(5),电磁线圈(5)通电后配合永磁体(3)形成NS两极磁场并对无机非金属体(1)释放磁力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磁共振理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非金属体(1)为一整体板状结构,无机非金属体(1)下表面固定有电加热元件(2)和中空环状的永磁体(3),所述永磁体(3)底部固定有扁状的电磁线圈(5),电磁线圈(5)通电后形成的NS两磁极连线与无机非金属体(1)平行,外包体(6)配合无机非金属体将电加热元件(2)、永磁体(3)、电磁线圈(5)包裹密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远红外磁共振理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体(3)的直径与电磁线圈(5)的直径一致,无机非金属体(1)的长度大于永磁体(3)和电磁线圈(5)的直径,以产生较强磁力线,也利于外包体密封包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磁共振理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非金属体(1)为一整体板状结构,无机非金属体(1)下表面固定有电加热元件(2)和两个柱形的永磁体(3),所述永磁体(3)底部固定有环状的电磁线圈(5),两个电磁线圈(5)通电后形成的NS两磁极连线均与无机非金属体(1)相垂直,永磁体(3)和与其相对应的电磁线圈(5)磁极方向一致,且两个电磁线圈(5)通电后形成的NS磁极方向相反,外包体(6)配合无机非金属体将电加热元件(2)、永磁体(3)、电磁线圈(5)包裹密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磁共振理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非金属体(1)为块状体组合而成,块状体均匀固定在软性支撑体(7)上,块状体底部中央固定有柱体(8),柱体(8)另一端固定有软性材料体(4);所述块状体下方依次固定有电加热元件(2)和环状的永磁体(3),电加热元件(2)分布于柱体(8)两侧,永磁体(3)套装在柱体(8)上,扁状的电磁线圈(5)安装于软性材料体(4)底部,外包体(6)配合软性支撑体(7)将电加热元件(2)、永磁体(3)、软性材料体(4)、电磁线圈(5)包裹密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磁共振理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非金属体(1)为块状体组合而成,块状体均匀固定在软性支撑体(7)上,块状体底部中央均固定有柱体(8),柱体(8)另一端固定有软性材料体(4);所述块状体下方依次固定有电加热元件(2)、环状的永磁体(3)和环状的电磁线圈(5),电加热元件(2)分布于柱体(8)两侧,永磁体(3)、电磁线圈(5)依次套装在柱体(8)上;所述左右两侧的电磁线圈分两侧分别串联通电,后两侧的串联组再形成并联回路,以组合形成电磁线圈;外包体(6)配合软性支撑体(7)将电加热元件(2)、永磁体(3)、软性材料体(4)、电磁线圈(5)包裹密封。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远红外磁共振理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8)为空心加入导磁粉的瓷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圣太,未经范圣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2555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石墨烯发热的理疗桑拿房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理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