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式送样样品采集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24372.3 | 申请日: | 201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46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贺劲松;王力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协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00 | 分类号: | G01N35/00;G01G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区谷***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样样 采集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设备领域,具体说是一种轨道式送样样品采集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人体粪便是由人体未消化的食物,经消化后未吸收的食物残渣与人体消化系统分泌物,消化道粘膜脱落物以及微生物、寄生虫等组成的混合物。进行人体粪便检验可以获知患者消化系统功能及病理变化,以及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等广泛信息,从而为临床医师对患者提供准确的临床诊断信息。
医院粪便分析系统包括自动加样装置、流动计数室、显微镜、电脑控制部分等,可对样品自动吸样、染色、混匀、重悬浮、传动等,通过观察判断粪便沉渣各种成分做出定量计数,可实现粪便显微镜检查部分自动化等优点。
经长期实践发现,粪便分析系统的检查结果准确度与采集管中的样品重量数值具有显著相关性,即当采集管中的样品重量处于一定的范围内时,该范围之内的检查结果相较于该范围之外的检查结果具有更好的准确度。
但目前的普遍情况是,医院对患者样品的采集量多少并未做出要求,因此样品采集量的不同可能使得分析仪器在结果判定时出现准确度较差,甚至错判的情况,将导致依此错误的诊断结果而产生不可控的医疗事故,危害患者健康。因此,有必要对设定重量范围之外的样品在粪便分析系统初步处理过程中自动化的单独筛选出来,之后再对单独筛选出来样品进行个别结果分析。
现有技术的重量测量装置,尚未发现其应用于医院粪便分析系统的样品重量检测,此外现有技术的重量测量装置的设计也无法满足目前的医院粪便分析系统的样品重量检测。因此,为医院粪便分析系统辅助设计一套相匹配的样品采集量测量装置是非常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自动测量送样样品质量的轨道式送样样品采集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轨道式送样样品采集测量装置,包括底板、设于底板上的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上下直线导轨和前后直线导轨,还包括设于底板上的感应装置,感应装置包括感应器支架和设于感应器支架上的重量传感器,所述感应器支架一端连接用于抓紧试管件的铲抓,另一端连接用于驱动该铲抓沿所述上下直线导轨上下移动的上下移动装置和用于驱动该铲抓沿所述前后直线导轨前后移动的前后移动装置;所述采集测量装置通过该重量传感器对试管件内的样品重量进行测量。
作为优选,所述上下移动装置包括设在基座上的上下丝杆电机,所述上下丝杆电机通过上下支架驱动感应器支架上下移动,从而带动铲抓上下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前后移动装置包括设在基座上的前后丝杆电机,所述前后丝杆电机通过前后支架驱动感应器支架前后移动,从而带动铲抓前后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重量传感器为量程50g的微型传感器。
作为优选,所述重量传感器的精度为±0.02g。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发明适用于医院粪便分析系统的采集管样品的重量测量,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测量准确及有效提高粪便分析系统的分析能力等优点;且所述发明不仅可以上下移动,还可以前后移动,以适应对试管件的抓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图1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一种轨道式送样样品采集测量装置,包括底板1、设于底板上的基座4,所述基座上设有上下直线导轨5和前后直线导轨3,还包括设于底板上的感应装置,感应装置包括感应器支架7和设于感应器支架上的重量传感器8,所述感应器支架一端连接用于抓紧试管件10的铲抓11,另一端连接用于驱动该铲抓沿所述上下直线导轨上下移动的上下移动装置和用于驱动该铲抓沿所述前后直线导轨前后移动的前后移动装置;所述采集测量装置通过该重量传感器8对试管件内的样品重量进行测量。所述发明适用于医院粪便分析系统的采集管样品的重量测量,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测量准确及有效提高粪便分析系统的分析能力等优点。
所述上下移动装置包括设在基座4上的上下丝杆电机6,所述上下丝杆电机通过上下支架驱动感应器支架7上下移动,从而带动铲抓11上下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协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沙协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243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上机器人(C100小型)
- 下一篇:水上机器人(C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