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拼装式梯笼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23991.0 | 申请日: | 201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88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群安达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5/10 | 分类号: | E04G5/10;E04G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冯筠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体框架 梯笼 横梁 立柱 套筒 拼装式 固设 本实用新型 螺栓 内部空腔 防护网 盖板 伸入 楼梯 组装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梯笼,具体涉及一种拼装式梯笼,包括呈立方体的主体框架,设于主体框架四周的防护网,设于主体框架顶部的盖板,以及固设于主体框架内的楼梯;所述主体框架包括立柱,横梁,以及用于固定连接立柱和横梁且横截面呈矩形的套筒;所述立柱的两端分别伸入两个套筒的内部空腔,并通过螺栓相互固定;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固设于两个套筒相对的侧面。本结构的梯笼结构简单,强度高,组装也非常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梯笼,具体涉及一种拼装式梯笼。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基坑通道大多数使用的是扣件式脚手架,但由于基坑深度比较大,搭设钢管脚手架存在支架搭设工序繁琐,耗时长,搭设完成的钢管脚手架力学性能不足,结构不稳定,容易因外力碰撞而发生结构变形造成安全事故,而且需要较大的施工面积,所需要的人工也较多,材料、人工浪费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强度高,安装方便的拼装式梯笼。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拼装式梯笼,包括呈立方体的主体框架,设于主体框架四周的防护网,设于主体框架顶部的盖板,以及固设于主体框架内的楼梯;所述主体框架包括立柱,横梁,以及用于固定连接立柱和横梁且横截面呈矩形的套筒;所述立柱的两端分别伸入两个套筒的内部空腔,并通过螺栓相互固定;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固设于两个套筒相对的侧面。
上述的拼装式梯笼,结构简单,强度高,尤其是只需将横梁与套筒焊接,然后将立柱套设于套筒内,并用螺栓将立柱与套筒固定,及基本实现了主体框架的拼装,安装非常方便。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安装防护网,还包括用于固定安装防护网的防护网框架;所述的防护网框架与所述主体框架的横梁通过连接块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为了能够方便地安装及拆卸楼梯,所述楼梯包括两根相互平行且固设于主体框架的支撑梁,多块固设于两根支撑梁之间的踏板,设于支撑梁的楼梯扶手,以及两块分别设于踏板上下两端的平台钢板。
进一步的,为了简化结构,所述两根支撑梁,其中一根紧靠所述主体框架设置;所述楼梯扶手设于另外一根支撑梁上。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坠物伤人,所述踏板的下方还设有楼梯钢板。
进一步的,在保证楼梯扶手的强度的前提下,为了方便楼梯扶手的安装,所述楼梯扶手的下端设有多个连接脚,每个连接脚处各自设有一块固定连接块;固定连接块通过螺栓与所述支撑梁固定连接,实现楼梯固设于所述主体框架内。
进一步的,为了增大本梯笼与基坑通道之间的接触面积,还包括设于位于最下层的套筒的下端的支撑脚;所述的支撑脚包括着地板,以及固设于着地板的连接柱;所述的连接柱卡固于所述的套筒的下端内腔中。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拼装式梯笼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省略盖板和防护网);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拼装式梯笼具体实施例中主体框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拼装式梯笼具体实施例中楼梯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拼装式梯笼具体实施例中防护网、防护网框架和主体框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10 主体框架 11 立柱
12 横梁 13 套筒
14 连接块 20 防护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群安达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群安达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239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拆卸的悬挑型脚手架螺栓锚固组件
- 下一篇:一种可连接的塑料建筑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