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22974.5 | 申请日: | 201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6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黄瑞琪;张好好;黄丽玉;沈家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9 | 分类号: | G02F1/1339;G02F1/13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 面板 液晶显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器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逐渐朝着轻、薄及小型化发展,液晶显示器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在手机、电脑、平板及车载等电子产品中。液晶显示器主要包括显示面板及背光模组,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显示面板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1包括阵列基板11、彩色滤光片基板12、液晶层13及用于维持阵列基板11和彩色滤光片基板12之间距离的间隔柱14。间隔柱14的一端固定于彩色滤光片基板12面向液晶层13一侧的表面上,另一端抵靠于阵列基板11表面的栅极走线17上。
然而,由于阵列基板11与间隔柱14接触的表面较光滑,当在薄化过程中对显示面板1上下表面进行摩擦时,水平方向的作用力易使阵列基板11与间隔柱14错位,从而使得显示面板1产生漏光,严重影响显示面板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中的间隔柱与阵列基板之间的抵靠更加稳定,避免间隔柱滑出而导致显示面板产生漏光。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彩色滤光片基板及介于二者之间的液晶层,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色滤光片基板之间设置有用于维持二者之间距离的间隔柱;
所述间隔柱的第一端部固定于所述彩色滤光片基板面向所述液晶一侧的表面上,所述间隔柱的第二端部抵靠于所述阵列基板面向所述液晶层一侧的表面上,所述阵列基板表面与所述间隔柱的第二端部相抵靠的位置设置有不平整的结构。
优选地,所述阵列基板的表面设置有栅极走线,所述栅极走线包括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间隔柱第二端部抵靠于所述栅极走线的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有所述不平整的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二表面上也设置有不平整的结构。
优选地,所述不平整的结构包括多个通过蚀刻所述阵列基板的表面形成的凹槽,多个所述凹槽不规则排布。
优选地,所述不平整的结构包括多个通过蚀刻所述阵列基板的表面形成的凹槽,多个所述凹槽呈矩阵式排布。
优选地,所述凹槽的深度为所述凹槽深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栅极走线厚度,所述凹槽为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或半圆形。
优选地,所述凹槽的深度为所述凹槽深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栅极走线厚度,所述凹槽为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或半圆形。
优选地,所述凹槽为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或半圆形。
优选地,所述间隔柱的高度为2.5-3.5μm。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背光模组及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与彩色滤光片基板及二者之间设置的间隔柱,间隔柱的第一端部固定于彩色滤光片基板面向液晶层一侧的表面上,第二端部抵靠于阵列基板面向液晶层一侧的表面上。阵列基板表面与间隔柱的第二端部相抵靠的位置设置有不平整的结构,该不平整的结构将使得间隔柱与阵列基板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当显示面板受力时,间隔柱不会滑出或错位,提高了间隔柱与阵列基板之间抵靠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显示面板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显示面板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阵列基板表面的部分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阵列基板表面的部分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229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