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卧式齿轮表面电子束加工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521964.X | 申请日: | 2017-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27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晖;邹文江;胡友呈;刘帅;刘艳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1D9/32 | 分类号: | C21D9/32;C21D1/09 |
| 代理公司: | 重庆大学专利中心50201 | 代理人: | 王翔 |
| 地址: | 40005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齿轮 表面 电子束 加工 系统 | ||
1.一种卧式齿轮表面电子束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真空腔体(8)内部的加工平台;
所述真空腔体(8)包括本体(801)、电子束束源系统(802)、密封盖I(803)、密封盖II(804)和密封盖III(805);
所述本体(801)为一个中空的圆筒;所述本体(801)的两端分别采用电子束束源系统(802)和密封盖I(803)封堵;所述本体(801)的两侧开有大孔;这两个大孔均分别采用密封盖II(804)和密封盖III(805)封堵;所述本体(801)的上端具有抽真空孔(806);工作时,所述电子束束源系统(802)向本体(801)发射强流脉冲电子束,对待处理的齿轮工件(5)进行加工处理;
所述本体(801)的下端固定在柜体(808)上;
所述加工平台包括一个安装在本体(801)内部的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的四周分别面向电子束束源系统(802)、密封盖I(803)、密封盖II(804)和密封盖III(805);所述支撑平台具有一个中央通孔,其上表面安装旋转平台轴承(7);所述旋转平台轴承(7)的外圈固定在支撑平台上;所述旋转平台轴承(7)的内圈自由转动;所述旋转平台轴承(7)的内圈安装旋转平台(1);
所述旋转平台(1)具有中央通孔;所述中央通孔内安装与棘轮(201)配合的棘爪(203);所述棘轮(201)安装在输入轴II(202)上;输入轴II(202)一端接入动力、另一端连接太阳轮(9);所述太阳轮(9)位于旋转平台(1)上方;
包括若干个齿轮安装系统;每一个齿轮安装系统主要包括齿轮夹具旋转支撑件(4)和齿轮夹具支撑装置(2);所述齿轮夹具支撑装置(2)包括一个上端敞口、下端固定在旋转平台(1)上的套筒(21),以及一个下端插入套筒(21)、上端铰接连接块(23)的金属圆杆(22);所述连接块(23)具有一个圆孔;所述圆孔供工件轴穿过;所述工件轴一端连接万向节(3)的动力输出端、另一端安装待处理的齿轮工件(5);所述万向节(3)的动力输入端是一根金属杆,这个金属杆的下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旋转平台(1)的上表面,这个金属杆安装一个行星齿轮(6),可随着行星齿轮(6)的转动而转动;若干个齿轮安装系统的行星齿轮(6)均匀地分布在太阳轮(9)的周围,组成行星齿轮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齿轮表面电子束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悬空地固定在真空腔体(8)中;支撑平台的下方安装驱动输入轴II(202)转动的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卧式齿轮表面电子束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平台(1)、棘轮(201)和太阳轮(9)的轴线重合;所述旋转平台(1)的轴线垂直地与本体(801)的轴线相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理工大学,未经重庆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2196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退火制品的间歇式炉
- 下一篇:一种可以连续翻页的激光投射式阅读视野分割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