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21609.2 | 申请日: | 201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559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洋;贾艳刚;孙志伟;李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葛洲坝集团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南京绿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S23/30 | 分类号: | F24S23/30;F24S8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发装置 玻璃面板 水位探测器 本实用新型 太阳能装置 进水管道 收集装置 水箱 底面 高温高压水蒸气 透镜 出水管道 角度设置 聚焦透镜 平行设置 水箱内部 液体加热 一段距离 支架固定 进水口 透明的 液态水 变压 压箱 太阳能 平行 节约 能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装置,包括蒸发装置和收集装置,蒸发装置和收集装置通过出水管道连接,蒸发装置倾斜一定角度设置并由支架固定;聚焦透镜设置在蒸发装置的最上方,焦透镜的下方平行设置有透明的玻璃面板,玻璃面板的一端固定在蒸发装置的一侧,玻璃面板的另一端距离蒸发装置的另一侧一段距离,玻璃面板与蒸发装置的底面构成水箱,水箱内部充有液态水,蒸发装置的底面设置有水位探测器,水位探测器平行于玻璃面板设置,水位探测器的一端低于玻璃面板的一端;蒸发装置上设置有进水管道,进水管道的进水口设置在水箱的一侧,本实用新型采用太阳能对液体加热,经变压箱变压,产生高温高压水蒸气,完全无污染,节约能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其蕴量巨大,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大10倍。太阳能很早就被人们利用--主要是通过太阳能面板,加热等。而由于太阳能面板占地面积大,光利用效率低以及成本高昂等问题,一直是其无法全面推广的主要原因。
另外,普通家庭需要对餐具,衣物进行消毒处理。传统的消毒柜设备昂贵,且耗能很大。如何利用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来达到消毒的目的,成为了一种趋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太阳能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太阳能装置,包括蒸发装置和收集装置,蒸发装置和收集装置通过出水管道连接,蒸发装置包括聚焦透镜、玻璃面板、水箱、水位探测器,蒸发装置倾斜一定角度设置并由支架固定;聚焦透镜设置在蒸发装置的最上方,聚焦透镜的下方平行设置有透明的玻璃面板,玻璃面板的一端固定在蒸发装置的一侧,玻璃面板的另一端距离蒸发装置的另一侧一段距离,玻璃面板与蒸发装置的底面构成水箱,水箱内部充有液态水,蒸发装置的底面设置有水位探测器,水位探测器平行于玻璃面板设置,水位探测器的一端低于玻璃面板的一端;蒸发装置上设置有进水管道,进水管道的进水口设置在水箱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装置包括变压箱、高温消毒柜,出水管道与变压箱的进水端连接,变压箱的出水端与高温消毒柜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高温消毒柜的周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排气孔,变压箱通过排气管与若干个排气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装置包括变压箱、室内暖气片系统,出水管道与变压箱的进水端连接,变压箱的出水端与室内暖气片系统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聚焦透镜为菲涅尔透镜,或者柱透镜阵列。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道的出水口设置在玻璃面板与聚焦透镜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采用太阳能对液体加热,经变压箱变压,产生高温高压水蒸气,完全无污染,可持续,能源消耗低。
2、产生的高温水蒸气亦可在冬天时,进行室内取暖。
3、产生的高温水蒸气亦可混入室内热水供应系统,对室内需要热水的地方进行热水供应。
4、产生的高温水蒸气经冷凝后,收集过滤,可以成为家庭纯净水进行引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太阳能装置,包括蒸发装置和收集装置,蒸发装置和收集装置通过出水管道5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葛洲坝集团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南京绿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葛洲坝集团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南京绿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216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