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工业蠕动泵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20051.6 | 申请日: | 201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836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袁航;岑伟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定兰格恒流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3/12 | 分类号: | F04B4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杨润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动轴 主动轴 泵体 新型工业 蠕动泵 电机 减震底座 传动箱 从动轴 耐磨垫 泵盖 滚轮 转轮 弹性橡胶材料 本实用新型 进出口接头 传动齿轮 从动齿轮 工作效率 固定底座 使用寿命 有效减少 锥形齿轮 减震垫 联轴器 旋转轴 轴销 磨损 震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工业蠕动泵,包括泵盖、传动轴、固定底座、旋转轴、传动箱和从动轴,所述泵盖的下方固定有泵体,且泵体的前侧安装有进出口接头,所述主动轴的右侧连接有电机,且电机的下方安装有减震底座,所述传动箱的上方固定有泵体,且泵体的内侧设置有滚轮,所述从动轴通过轴销与转轮相连接,且转轮的外侧安装有滚轮,所述联轴器的内侧设置有传动轴和主动轴,且传动轴通过耐磨垫与主动轴相连接。该新型工业蠕动泵设置有减震底座和减震垫,可以有效减弱电机在工作时的震动,从动齿轮和传动齿轮均为锥形齿轮,提高整个装置的工作效率,耐磨垫为弹性橡胶材料,可以有效减少传动轴与主动轴之间的磨损,以增加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蠕动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工业蠕动泵。
背景技术
蠕动泵是由驱动器,泵头和软管三部分组成。流体被隔离在泵管中、可快速更换泵管、流体可逆行、可以干运转,维修费用低,等特点构成了蠕动泵的主要竞争优势。
目前蠕动泵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但随着蠕动泵的广泛使用就会发现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目前市场上的蠕动泵的进出接口大多都是上下式,在使用时往往不方便软管内的液体流动,易造成蠕动泵的工作效率低,还有的蠕动泵由于电机功率较大,会导致电机工作时的震动较大,以妨碍整个装置的正常工作,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工业蠕动泵,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工业蠕动泵,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蠕动泵工作效率低,震动较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工业蠕动泵,包括泵盖、传动轴、固定底座、旋转轴、传动箱和从动轴,所述泵盖的下方固定有泵体,且泵体的前侧安装有进出口接头,所述传动轴的右侧固定有联轴器,且传动轴的右侧通过联轴器与主动轴相连接,所述主动轴的右侧连接有电机,且电机的下方安装有减震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右侧上方通过减震底座与电机相连接,所述旋转轴的下方设置有从动齿轮,且从动齿轮的下方右侧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箱的上方固定有泵体,且泵体的内侧设置有滚轮,所述从动轴通过轴销与转轮相连接,且转轮的外侧安装有滚轮,所述联轴器的内侧设置有传动轴和主动轴,且传动轴通过耐磨垫与主动轴相连接,所述联轴器的右侧通过减震垫与电机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减震底座包括固定螺柱、螺母和弹簧,且螺母的内侧安装有固定螺柱,固定螺柱的下方设置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从动齿轮和传动齿轮均为锥形齿轮,且从动齿轮和传动齿轮之间角度为90°。
优选的,所述滚轮设置有三个,且滚轮均匀分布于转轮的外侧,并且转轮处于水平状态。
优选的,所述耐磨垫为“T”型空心结构,且耐磨垫为弹性橡胶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工业蠕动泵设置有减震底座和减震垫,可以有效减弱电机在工作时的震动,防止电机震动影响整个装置的工作,以提高整个装置稳定的工作状态,从动齿轮和传动齿轮均为锥形齿轮,且从动齿轮和传动齿轮之间角度为90°,大大提高了装置的传动性能,进而提高整个装置的工作效率,滚轮设置有三个,且滚轮均匀分布于转轮的外侧,并且转轮处于水平状态,有效提高滚轮的工作质量,从而增加整个装置的使用价值,耐磨垫为“T”型空心结构,且耐磨垫为弹性橡胶材料,可以有效减少传动轴与主动轴之间的磨损,以增加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泵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联轴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减震底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定兰格恒流泵有限公司,未经保定兰格恒流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200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