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式固化炉循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19362.0 | 申请日: | 2017-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685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余充沛;傅柏添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涂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3/04 | 分类号: | B05D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吴婧 |
地址: | 528225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固化 循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末喷涂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立式固化炉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粉末喷涂是近代涂装工业领域的一项新技术,用于代替油漆喷涂的一种工艺,应用于家电产品及其它领域,优越性十分明显。粉末喷涂是环保、无污染,其过程产生的过喷及悬浮在空气中的粉末,可回收再利用,具有高防腐的喷涂方法,也是现代工业适用性非常高的一个领域。
目前立式粉末喷涂线中立式固化炉的循环系统为热风内循环,即立式固化炉底部安装的燃烧机吹出能量热风,立式固化炉顶部的搅拌风机将能量热风搅拌均匀,并向下吹向工件,绕过工件循环后,再回到搅拌风机处,再次循环吹风;在反复循环中,工件表面的粉末在固化过程中,粉末内在的添加剂由于回热固化而挥发,挥发物遇冷空气时会凝结为絮状物,絮状物会聚集在立式固化炉顶部的拼缝中,无法清理,且呈变量堆积,无法预测和计算其堆积量。必须在立式固化炉停止工作时,待立式固化炉冷却,才能拆卸炉顶,开始做清洁炉顶的工作。立式固化炉为长期热工作状态,专门停机来清洁,耗费能源和工时,再则,絮状物的长期堆积,当堆积到一定量,与有机气体相接触,在高温环境下,容易自燃,甚至爆炸,造成工业火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了立式固化炉循环装置,解决了现有立式固化炉循环装置导致凝结絮状物较多,炉顶清理时难度大、耗时长,存在引起火灾的重大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立式固化炉循环装置,包括固化炉主体、连接固化炉主体的聚风罩、设有燃烧机的燃烧装置、设于燃烧装置内的过滤除尘系统、吸风机和回风管道,聚风罩连接燃烧装置入口,过滤除尘系统位于和燃烧装置出口配合的位置,燃烧装置出口连接吸风机,吸风机连接回风管道入口,回风管道出口连接固化炉主体。
进一步,所述聚风罩设于所述固化炉主体进出口位置。
进一步,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燃烧机和所述吸风机分别连接控制装置。
进一步,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回风管道并连接所述控制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设有燃烧机的燃烧装置和除尘系统配合的结构,再将清洁的能量热风经回风管道输送至固化炉内进行循环使用,既能保证所使用的热风为清洁的,也可以保持热能源不浪费,同时也节约了停机清理的时间、人工。搞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安全性能,降低生产成本。采用聚风罩结构,使所有利用过的热风能源聚积在聚风罩内。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节省立式固化炉停机清洁的工时,使循环使用的热风更清洁,同时也保证了能源不浪费,更能提升在使用过种程中的安全性能,消除絮状物质的堆积与有机气体的结合而产生的自燃、甚至爆炸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式固化炉循环装置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主视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图2的左视示意图。
图中,1-固化炉主体;2-聚风罩;3-燃烧装置;31-燃烧装置入口;32-燃烧装置出口;4-燃烧机;5-过滤除尘系统;6-吸风机;7-回风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涂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涂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193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