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低噪声通风降温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19246.9 | 申请日: | 201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192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黄奕樵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24 |
代理公司: | 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66 | 代理人: | 龙涛 |
地址: | 6500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噪声 通风 降温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降温领域,具体涉及新型低噪声通风降温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降温普遍采用的是风扇降温或者物料降温(空调),此类设备在进行降温过程中会存在噪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新型低噪声通风降温系统,以达到降低降温过程中出现噪声和保证人们生活质量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低噪声通风降温系统,包含有珀尔贴降温桶,所述珀尔贴降温桶的冷端设置在风道内壁上,热端位于同位置的外壁上,所述珀尔贴降温桶的头端设有进风口,所述珀尔贴降温桶的尾端连接有冷风桶。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珀尔贴降温桶和冷风桶,利用珀尔贴降温原理,实现在降温过程只有极低的噪声产生,达到降低降温过程中出现噪声和保证人们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为优选的,所述珀尔贴降温桶头端进风口设有两个风扇固定架,所述风扇固定架通过固定杆连接有风扇。通过在珀尔贴降温桶的头端进风口处设置风扇,提高了进风效率。
作为优选的,所述冷风桶的内壁上贴有吸声材料。利用吸声材料实现对降温过程中其他设备产生的噪声进行吸收,进一步保证降温过程中无噪声产生。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珀尔贴降温桶和冷风桶,利用珀尔贴降温原理,实现在降温过程只有极低的噪声产生,达到降低降温过程中出现噪声和保证人们生活质量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珀尔贴降温桶的头端进风口处设置风扇,提高了进风效率。
3.本实用新型利用吸声材料实现对降温过程中其他设备产生的噪声进行吸收,进一步保证降温过程中无噪声产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新型低噪声通风降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新型低噪声通风降温系统的左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新型低噪声通风降温系统的应用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珀尔贴降温桶 2.冷端 3.热端 4.进风口 5.冷风桶 6.风扇固定架 7.固定杆 8.风扇 9.吸声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新型低噪声通风降温系统,其工作原理是通过设置珀尔贴降温桶和冷风桶,利用珀尔贴降温原理,实现在降温过程只有极低的噪声产生,达到降低降温过程中出现噪声和保证人们生活质量的目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新型低噪声通风降温系统,包含有珀尔贴降温桶1,所述珀尔贴降温桶的冷端2设置在风道内壁上,热端3位于同位置的外壁上,所述珀尔贴降温桶的头端设有进风口4,所述珀尔贴降温桶的尾端连接有冷风桶5。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珀尔贴降温桶和冷风桶,利用珀尔贴降温原理,实现在降温过程只有极低的噪声产生,达到降低降温过程中出现噪声和保证人们生活质量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珀尔贴降温桶头端进风口设有两个风扇固定架6,所述风扇固定架通过固定杆7连接有风扇8。通过在珀尔贴降温桶的头端进风口处设置风扇,提高了进风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冷风桶的内壁上贴有吸声材料9。利用吸声材料实现对降温过程中其他设备产生的噪声进行吸收,进一步保证降温过程中无噪声产生。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使用步骤如下:再如图1-图2所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风扇8转动,将外部空气从进风口4吸入,经过珀尔贴降温桶1的珀尔贴冷端2,空气流经此处被冷却,冷却后从冷风桶5流出;风扇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噪声,当噪声通过冷风桶5时,利用吸声材料9进行吸收,消除噪声,从而保证在降温过程中无噪声产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192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系统应急制冷装置和空调系统
- 下一篇:膜式溶液除湿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