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料预熔化炉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19044.4 | 申请日: | 201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22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徐根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连云港高新技术研究院;江苏方洋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7/00 | 分类号: | B29B17/00;B29B13/02 |
代理公司: | 江苏银创律师事务所32242 | 代理人: | 丁圣雨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熔化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预熔化炉。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废弃塑料的产量逐年增长,如何使废弃塑料得到回收和利用,成了目前国内的热门环保话题,想要进行废气塑料的环保回收,就必须对塑料进行粉碎、熔化、热解、分馏等等步骤,最后将资源进行回收和利用,得到可燃性油体资源,对于我们的环保和资源的整合节约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在废弃塑料进行回收的过程中经常要用到各种回收设备,在废气塑料熔化过程中就要用到熔化炉,通过熔化炉对塑料块体或者颗粒进行熔化,但是,现有的熔化炉一般的结构包括炉体和加热机构,加热机构一般是煤炭加热或者电加热装置,尤其是电加热方式不安全,安全隐患很大,通过煤炭对炉体进行直接加热会对炉体产生不利影响,例如炉体产生不坚固现象、炉体温度消退速度慢等等现象;另外,现有的熔化炉的加热熔化效果不理想,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为:提供一种加热熔化效率高、加热速度快、加热方式安全合理的塑料预熔化炉。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塑料预熔化炉,包括炉体和旋转机构;所述的炉体呈四周封闭、上端开口的结构;所述的炉体的侧壁内设有蒸汽加热腔;所述的蒸汽加热腔的一侧底部设有入气管;所述的蒸汽加热腔的另一侧上端设有出气口;所述的炉体底部设有排水管;所述的排水管上设有截止阀;所述的旋转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转轴、搅拌装置;所述的驱动电机安装在炉体上端外侧;所述的转轴上端和驱动电机连接,转轴下端延伸至炉体内部;所述的搅拌装置安装在炉体内的转轴上;所述的搅拌装置呈螺旋结构;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大螺圈和小螺圈;所述的大螺圈和小螺圈依次相间分布。
进一步,所述的蒸汽加热腔呈环形结构。
进一步,所述的蒸汽加热腔呈圆环形结构。
进一步,所述的大螺圈和炉体内壁的间距为10至20cm。
进一步,所述的小螺圈的最大水平直径长度为大螺圈的最大水平直径长度的四分之一至四分之三。
进一步,所述的炉体包括内壁和外壁;所述的内壁和外壁围成蒸汽加热腔。
进一步,所述的炉体的内壁由导热材料制成;所述的炉体的外壁由隔热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炉体内部增设了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呈螺旋结构,搅拌装置包括大螺圈和小螺圈,大螺圈和小螺圈依次相间分布,如此结构的设置,使得搅拌装置的搅拌效果得到更加的合理均匀性;本实用新型采用在炉体的侧壁内设有蒸汽加热腔,可在蒸汽加热腔内通入蒸汽进行加热,从而避免了电加热的危险性,本实用新型的蒸汽从炉体一侧的下端向炉体另一侧的上端进行延伸,加热效果均匀、速度快,加热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塑料预熔化炉,包括炉体1和旋转机构2。所述的炉体1呈四周封闭、上端开口的结构,炉体1内部设有熔化腔6。所述的炉体1的侧壁内设有蒸汽加热腔3。所述的蒸汽加热腔3的一侧底部设有入气管33。所述的蒸汽加热腔3的另一侧上端设有出气口34。所述的炉体1底部设有排水管4。所述的排水管4上设有截止阀5。所述的旋转机构2包括驱动电机21、转轴22、搅拌装置23。所述的驱动电机21安装在炉体1上端外侧。所述的转轴22上端和驱动电机21连接,转轴22下端延伸至炉体1内部。所述的搅拌装置23安装在炉体1内的转轴上。所述的搅拌装置23呈螺旋结构。所述的搅拌装置23包括大螺圈231和小螺圈232。所述的大螺圈231和小螺圈232依次相间分布。进一步优选,所述的蒸汽加热腔3呈环形结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蒸汽加热腔3呈圆环形结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大螺圈231和炉体1内壁的间距为10至20cm,本实用新型优选13cm。进一步优选,所述的小螺圈232的最大水平直径长度为大螺圈231的最大水平直径长度的四分之一至四分之三,本实用新型优选二分之一。进一步优选,所述的炉体1包括内壁32和外壁31。所述的内壁32和外壁31围成蒸汽加热腔3。进一步优选,所述的炉体1的内壁32由导热材料制成。所述的炉体1的外壁31由隔热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连云港高新技术研究院;江苏方洋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大学连云港高新技术研究院;江苏方洋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190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滤胶机喂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处理用PVC透明钢丝软管熔融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