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制带花槽的防浪墙及其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18982.2 | 申请日: | 201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09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奕泽;高礼洪;邱辉;欧阳丽;林喆;王拯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06 | 分类号: | E02B3/06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1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带花槽 防浪墙 及其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制带花槽的防浪墙及其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为满足城市发展需要,人们在开发利用沿海滩涂、内陆河流时存在挤占河道行洪区域、河道断面形态规则化、海堤和驳岸硬质化严重的现象,使得防洪防潮压力凸显。
防浪墙是一种为防止波浪翻越堤防顶而在堤防顶挡水前沿设置的墙体,多用于水库、河道、海堤上,起防浪、防洪、阻水作用。稳定坚固不漏水的防浪墙可以适当降低堤防的超高,节约砌筑堤防的工程量。
现有的防浪墙大多以钢筋、混凝土为主料,用模板现浇而成。其造型样式简单,硬质化程度较高,虽起到了防浪、防洪、阻水的作用,但冷峻的混凝土结构和表面使其显得非常生硬,并不具备任何生态性、景观性可言,也不符合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宜居、和谐、生态景观化的总体要求。并且现今的钢筋混凝土防浪墙均采用先现场立模,后浇筑振捣的施工方式,施工周期长。同时防浪墙浇筑质量受立模和振捣等多方面质量约束,施工难度较高,质量把控具有一定难度。且现浇式防浪墙须在下部堤防填筑或浇筑完成后才能进行施工,一定程度上约束了施工组织的优化,工期较长。
因此,如何在确保海堤或河道驳岸的防洪、防潮要求,同时兼顾城市生态景观打造,又能提高施工效率的防浪墙结构型式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预制带花槽的防浪墙。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预制带花槽的防浪墙,所述预制带花槽的防浪墙包括防浪墙墙体,所述防浪墙墙体包括临水侧和背水侧,所述防浪墙墙体的临水侧为直立面或存在坡度,所述防浪墙墙体的背水侧为存在坡度,所述防浪墙墙体的临水侧上设置花槽;所述防浪墙墙体为预制且后期安装至现浇基础凹槽内。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或者组合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花槽为悬臂式矩形槽,所述悬臂式矩形槽内用于种植观赏植物。
所述防浪墙墙体为钢筋砼预制块。
所述防浪墙墙体的底部设置用于增强防浪墙墙体的固定效果的矩形墩。
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预制带花槽的防浪墙的安装结构。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预制带花槽的防浪墙的安装结构,所述预制带花槽的防浪墙的安装结构包括:前面所述的预制带花槽的防浪墙和和现浇基础,所述现浇基础设置凹槽,所述预制带花槽的防浪墙底部安装至现浇基础的凹槽内且两者的缝隙内设置混凝土用于填充密实。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制带花槽的防浪墙及其安装结构,所述预制带花槽的防浪墙作为堤顶防浪结构安置于堤顶的现浇基础上,具备抵御洪水和波浪翻越,减少堤顶或者堤后结构的受侵蚀,并确保堤防安全的功能;在防浪墙墙体的临水侧上设置花槽,花槽内种植景观植物,有利于弱化防浪墙硬质化形态特征,同时有利于提高防浪墙整体景观性和生态性;防浪墙为采用预制工艺制造,同时在其底部设置不小于50 cm的矩形墩用于与现浇基础凹槽固定,现场安装非常简单,普通施工人员就能够操作完成,不仅能节约立模材料、节约建设成本,还可以提高防浪墙的施工质量并缩短施工工期;将预制工艺制造的防浪墙装配到现浇基础的凹槽内,通过二期混凝土填充密实进行固定,有利于增强防浪墙和现浇基础之间连接的牢固程度,同时施工方便。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预制带花槽的防浪墙及其安装结构统筹兼顾地解决海堤和河道驳岸中防洪、防浪和阻水的问题,又能提升生态景观性,弱化防浪墙的硬质化形态特征,同时也能够解决现浇防浪墙施工繁琐、工期长的问题,提供一种能提高生态景观性、施工方便迅速、低成本的预制带花槽的防浪墙及其安装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预制带花槽的防浪墙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预制带花槽的防浪墙的侧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预制带花草的防浪墙的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189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