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压缩气体泄漏的减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18076.2 | 申请日: | 201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2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梁学军;徐正平;黄诚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嵊州市格伦电子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7/30 | 分类号: | F16K17/30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缩 气体 泄漏 减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压缩气体泄漏的减压装置,属于压缩气体减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市场上常见的桶装液化气而言,为了方便运输和使用常将液化气加压罐装,为避免压缩的液化气泄漏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常在出气口上安装减压阀来调节压力。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减压阀多分为膜片式和活塞式,无论哪一种都受制于弹簧加工精度、单位变形弹性力大小、使用过程中的力学性能变化可控性等因素的制约,使得现有的减压阀始终存在不稳定的可靠性隐患。一旦减压阀失效,压缩气体由于压力过高势必导致泄漏、火灾或爆炸等不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了进一步加强对现有压缩气体的减压保护,发明人设计出一种减压装置,可有效弥补减压阀的失效带来的隐患,起到过载保护作用,本案由此而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压缩气体泄漏的减压装置,包括本体,本体内部开设有气体通道和减压室,本体的两端设置进气口和出气口,减压室与进气口连通,且减压室的出气端口径小于进气端口径,气体通道内设有可沿轴向移动的阀芯,阀芯的一端置于减压室内,并在位于减压室处的阀芯端部安装密封圈和垫片,垫片位于密封圈后方且与阀芯固定,垫片与弹簧固定连接,在弹簧作用下垫片与密封圈可沿阀芯在减压室内移动。
所述进气口的口径大于出气口的口径。
所述密封圈的截面大小大于减压室出气端的截面大小,密封圈可将减压室出气端覆盖密封,且密封圈的截面大小小于减压室腔体的截面大小。
所述弹簧的安装需保证进入进气口的气体为常压时,密封圈未覆盖在减压室的出气端,当进入进气口的气体为高压时,在压力作用下推动密封圈将减压室的出气端口完全覆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压装置,可与减压阀一同安装,并且安装在减压阀后方的进气口处,当减压阀失效时,减压装置可以起到过载保护作用,大大增强了现有压缩桶装液化气的使用安全性。
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压缩气体泄漏的减压装置,包括外部的本体2,在本体2内部设置可供气体流通的气体通道,气体通道的两端分别形成进气口4和出气口5,为达到更好的减压效果,将出气口5的口径大小设计成小于进气口4的口径大小。在紧邻进气口4的气体通道内设置一个减压室6,减压室6与进气口4相互连通,并且令减压室6的进气端口径大小大于减压室6的出气端口径大小。在本体2内部的气体通道内沿轴向设置一个阀芯1,阀芯1可沿气体通道轴向移动。阀芯1靠近进气口4的一端需置于减压室6内,另一端用螺母3固定。在阀芯1位于减压室6内的端部固定安装垫片8和密封圈7,垫片8位于密封圈7后方,密封圈7更靠近进气口4。垫片8和密封圈7可随阀芯1同步进行移动,共同构成一个活塞。将垫片8与弹簧9固定连接,利用弹簧9的作用力拉动活塞在减压室6内运动。活塞的作用是当进入进气口4的气体压力很大时,能够推动活塞将减压室6的出气端口堵塞,防止进气进入阀体,因此密封圈7和垫片8的截面大小需设计合理,令其大于减压室6出气端口的截面大小,而小于减压室6中部腔体的截面大小。
上述结构的减压装置可安装在减压阀的后方,与减压阀一同形成双重保护。当减压阀正常工作时,进入到减压装置进气口4的气体压力为常压,常压气体沿减压室6与活塞之间的间隙进入,此时活塞需保证与减压室6的出气端口留有一定的距离,令气体从减压室6出气端进入气体通道,并最终从出气口5流出;当减压阀失效,进入减压装置进气口4的气体为高压,在压力的推动下,活塞开始移动,并最终将减压室6的出气端口完全覆盖,避免高压气体进入,起到过载保护作用,当压力消失,在弹簧9的作用下活塞恢复初始位置。由此可见,弹簧9的安装以及弹性作用力的设计需保证上述工作过程能过实现。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嵊州市格伦电子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嵊州市格伦电子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180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稳压变量调节阀
- 下一篇:一种隔爆型防火阀用电动执行机构